罗昌生
目的:研究探讨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其神经功能康复的积极作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的因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数字随机抽取出50例列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加早期护理干预;另抽取出50例作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FMA、AD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HAMD、FMA、ADL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热孜万古丽·塔西;史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接受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小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80%,大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90%,两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糜烂治疗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30例HPV感染宫颈糜烂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泡腾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在HPV感染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因此该治疗方式适合作为HPV感染宫颈糜烂患者的优选治疗方式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简云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且探讨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600例消化内科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总结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本次600例患者中58例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导致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原因中为常见的是联合用药不当20例(34.5%),其次是药物剂量太大18例(31%),重复用药17例(29.3%),药物产生毒副作用3例(5.2%).结论:临床消化内科常常会由于联合用药不当、药物使用剂量太大、重复用药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等多方面原因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科室一定要对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水平,强化监管,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作者:周道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对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鸡种清洗消毒供应的临床效果加以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集中清洗消毒的400件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针对400件医用器械的清洁率以及临床满意度加以检测吗,并就该批器械使用后的感染发生状况加以观察记录.结果:400件器械全部清洁合格,清洁率100%;临床使用中,出现4例不满意状况,临床科室满意度为99.00%;该批诊疗器械应用患者以及医疗人员均无感染发生.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针对已经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必要的清洗与消毒,从而使得其能够进入二次利用环节,大幅度的提高了医疗器械的利用率,同时,其消毒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保证医疗环境的整洁性与无菌性,安全性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颜廷丽;杨艳;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医教学是中医传承的重要方式,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医支撑起我国几千年的医疗事业.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我国对于医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医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医学的性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它要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实践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听,主要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学质量的停滞不前,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改革,使教育模式、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在教育的新背景下,我国的中医教学方法也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现代中医教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创新中医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并提出案例式教学方案,促使中医教学在医学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希望通过此文大家能对中医教学中的案例式教学有所了解,也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彭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6例作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43)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n=43)则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压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 (P <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可借鉴.
作者:卢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研究,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本文对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岳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针对母婴分离产妇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分析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应的原因,并以护理实践的角度提出促进护理人员与母婴分离产妇进行良好沟通的方式方法,以期实现改善护患关系,维持母婴分离病房的护患和谐.
作者:王悦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普外科病症,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基于临床研究文献,对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发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彭瑞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治疗小儿发热过程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76例,根据其是否运用布洛芬将其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用基础降温药物,同时观察组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现象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2.6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47%),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11%)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P<0.05).结论: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发热症状进行治疗可降低其温度.
作者:李永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胸外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具体的实施流程.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期间该院收治的胸外科需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9.39%),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胸外科患者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常规充填治疗与非创伤性治疗儿童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对600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中选择160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充填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非创伤性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充填成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不同类型患儿的术中配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龋病患儿非创伤性治疗,能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术中配合度,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卢喜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使用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该院收治行中期妊娠引产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组(n =50,单纯利凡诺引产)和联合组(n=50,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引产),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宫缩开始时间、胎盘娩出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与单纯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联合组患者引产后宫颈撕裂、胎盘残留发生率与单纯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使用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进行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杨霞;余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裸眼视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 mo,观察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6.8±92.4)μm、(331.7±68.3) μm、(316.7 ±56.8)μm;对照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86.8±92.4)μm、(371.7±65.3) μm、368.7±59.3)μm;术后1、3、6 mo,观察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4±0.3、4.6±0.4、4.7±0.5;对照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3±0.2、4.4±0.5、4.4±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球结膜下出血4例,15d后均自行恢复,3例有短期眼压升高,无视网膜撕裂、休克、心力衰竭、动脉血栓等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瑛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方法:PHILIPS 16排CT扫描并确诊病例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例病灶均位于肝右叶,形态表现不一,动脉期:5例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表现不同.结论:当肝脏病灶影像表现为平扫为低密度影,形态多样化.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病灶呈延迟强化并增强表现复杂多样时,可提示诊断炎性假瘤的可能.
作者:宋勤红;胡延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中实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乡镇卫生院实施输液的7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护理管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86%(1/35)、11.43% (4/3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保证实际输液的价值.
作者:李贤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微生物的检验流程较多,把控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度.现阶段在微生物的检验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现针对微生物检验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方面的控制方法.
作者:崔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剖析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90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组,前者仅行常规护理管理,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风险与绩效管理等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2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于医院管理工作中合理加用风险管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促进友好护患关系.
作者:周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孕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孕产妇均在分娩前后接受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接受护理干预后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12±14.09)分、(35.02±13.12)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17±13.02)分、(39.14 ±12.03)分.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21±15.13)分、(43.15±13.15)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12±14.99)分、(33.21±14.91)分.两组孕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娩前无显著差别(P>0.05),分娩后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提高孕产妇的生后质量,改善分娩结局,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