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友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及其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收的90例多发钙化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X线特征以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资料.结果:90例多发钙化乳腺患者中,良性病变54例、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钙化的形态、单位面积钙化数量、分布、密度等指标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能够有效的区分恶性乳腺病变以及良性病乳腺病变,从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便民服务中心的应用.方法:从转变服务理念着手,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综合服务素质.结果:有效地避免了门诊医疗纠纷,拉近了医患的距离,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结论:人性化服务在便民中心的应用,可起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为医院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曹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中医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干眼症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养阴清肺汤与干眼协定方行凉雾熏蒸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与治疗前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以及角膜染色与治疗前相比(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的对比(P<0.05).结论:与西医相比,中医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入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所有数据较之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严重的低血糖情况,并且没有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效果确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丹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朱月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7.5%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及PR间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旭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89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145例患儿中,留置针一次性成功141例,成功率97.24%,首次穿刺失败,进行二次穿刺的有4例,占据比例3.76%,整体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42%,研究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88.19%,研究组9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优势显著,临床中应实施以优质护理,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留置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晓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9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146例及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47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翁泽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讨论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62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62例开胸手术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后,有58例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完全效果;其余4例患者经有针对性处理后,心律失常症状消失,全部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就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应充分的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解,且尽早给予护理干预,由此降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徐颖琛;姚雨;储亚晨;马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术中吸入麻醉(观察组53例)及静脉麻醉(对照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两项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5%)与对照组患者(17.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过程中,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吸入麻醉患者在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低于静脉麻醉患者.
作者:覃齐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刺络放血疗法也被叫做刺血疗法,在《内经》中该方法被称为“刺留血”,该方法在中医针灸学中属于比较独特的一种治疗手段,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该治疗方法理论是以“血气失和而致百病生”为基础的,在该方法应用实践过程中,其基本法则就是“宛陈则除之”.在《内经》所收录的162篇文章中共有60多篇对该方法进行论述,其所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原则,在治疗中针具选择,还有刺营出血方法等方面.该方法不但在古代医学中具有较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因此,对该治疗方法加强研究,以提高其临床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杨静;苏同生;万兆新;罗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5%和2.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2.5%和1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在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甘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本次对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8%,两组患者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环节中,有效的管理措施极为必要,不仅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与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郭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检验血清胆红素、尿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该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进行血清胆红素、尿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验,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UA和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且TBIL、D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尿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胆红素水平低现象,当发现存在上述检验结果时应加强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以早期发现冠心病,早期确诊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富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缩宫素引产中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统计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缩宫素引产妇女,从中抽取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干预组总产程(8.75±1.02)h,对照组总产程为(13.91±1.61)h,干预组产后出血评分,VAS分,新生儿Apgar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缩宫素引产中,可缓解妇女紧张心理,并可以加快妇女的恢复,缩短产程,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余志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骨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是一种病人普遍会出现的现象,这不仅使病人的肉体需要承受巨大疼痛的折磨,同时更使病人在精神上饱受摧残.这种术后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术前或术中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护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本文就术后影响疼痛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方面采用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进展.
作者: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收拾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运用状况.方法:择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门诊医师出具的包含抗高血压口服药物处方4 7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其用药类型涉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五个基本类型,患者的用药行为习惯具备显著的复杂性.结论:针对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的用药行为展开系统全面分析,对于有效规范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行为习惯,优化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门诊处方医师和门诊药房用药管理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
作者:王丽玲;张晓玲;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高三酰甘油血症中采用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治疗的108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淀粉空白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苯扎贝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的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高三酰甘油血症中采用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效果很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很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冯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合并抽搐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腹泻合并抽搐患儿为观察对象,总结患儿临床诊治经验.结果:30例患儿中,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得到治愈,随访1-6个月未发现生长发育与行为异常.结论:对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合并抽搐病症予以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有效消除患儿临床症状,确保患儿安全健康.
作者:李少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