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查孝玲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 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6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疾病时间等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8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缺陷.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缺陷发生率为0.21%,对照组患者的缺陷发生率为3.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中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2.12%,P<0.05).结论: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玛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中的护理要素分析

    目的: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中的护理要素分析.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5分钟内,呼吸平稳且憋喘现象有所缓解,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8.63%.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闲式引流术后,应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金新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后疲劳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康复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还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脑卒中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FSS量表测评)、日常生活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脑卒中总有效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前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应用在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与运动功能,而且可以更好地缓解疲劳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方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研究组给予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峰值高于基础值、平均动脉压谷值低于基础值,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峰值均高于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仕元;王世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本文探究了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近年前来该院治疗剖宫产术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总计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人员40例,以口服的方式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同时将中成药作为辅助药物予以治疗.对照组34例,仅仅使用中成药物予以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经期都存在缩短现象,但实验组在接受半年的治疗之后,经期缩短至6d左右,而对照组经期为9d左右,两组差距较为明显(P<0.05).但实验组在用药过程中发现,18例患者出现副作用.而对照组仅有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用药前、后引导超声检测憩室直径并未存在差别.结论: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憩室缩短经期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对其进行根治,依旧需要通过手术方式予以处理.

    作者:张燕;翟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贤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前往医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均接受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水平较健康人明显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检测的诊断率较单独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更高,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发生之后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会出现上升,通过联合检测对于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杨云敏;左方财;钱耀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耳鸣患者焦虑及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耳鸣患者焦虑及睡眠障碍的临床分析研究.方法:对2015.6 ~2016.06期间于该院耳鼻喉科接诊的100例耳鸣患者进行焦虑及睡眠障碍分析研究,观察分析患者耳鸣的症状评分,以及焦虑和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结果:患者耳鸣评分为:0 ~2分5人,3~4分11人,5~6分30人,7~8分34人,9~10分20人;耳鸣患者的焦虑与睡眠障碍的严重率为74%和7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患者大多数处于严重及其以上的症状,由耳鸣带来的焦虑及睡眠障碍症状较为严重.

    作者:马央尔;陈央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肠梗阻手术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肠梗阻手术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抽签法,分组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肠梗阻手术病例:A、B两组各42例.A组予以护理干预,B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B组为19.05%.A组明显比B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护理干预作为肠梗阻手术者的一种重要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其手术指标,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6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疾病时间等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8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缺陷.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缺陷发生率为0.21%,对照组患者的缺陷发生率为3.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查孝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护理,并从中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饮食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措施以及输血期间护理措施等等.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护理措施之后,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内科护理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B超诊断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50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B型超声诊断.观察疾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诊断特征.结果: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概率较高,为94.00%.在疾病分型方面,隆起型特征表现为蕈伞状、结节状或者单发乳头状,回声中等,基底凹凸不平且较宽;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不均匀,且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可见回声中断;实块型回声不均匀,胆囊轮廓不清晰,出现浸润现象;混合型B超可同时显示隆起型以及厚壁型特征.结论:B超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检出阳性概率大,且能够通过直观观察进行疾病分型,有利于下一步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

    目的:比较分析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7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有限切开组(38例)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40例),并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2年随访,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有限切开复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有限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面具有较高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勇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发生原因,对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复查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中选取3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常见类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共有3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主要类型有人流不全,漏吸、漏刮,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子宫穿孔,术后感染,月经失调等,其中以月经失调和人工流产综合征为常见.结论: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类型较多,需要针对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早期预防、检测,在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4例急性哮喘患儿,抽取时间为该院急诊科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根据急诊挂号时间将入选患儿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护理模式依次为舒适护理以及常规护理,随后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模式进行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5.68%,而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哮喘患者在急诊护理时选择舒适护理,可对其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董羽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评估及报道

    目的:评估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88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44例患者应用西药加灌肠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4例患者应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副作用少,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针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并针对患者心理障碍提出对应措施,以帮助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问题.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适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及通风的规范防治

    目的:探究痛风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1组与T2组,分别给予非布司他片、别嘌呤醇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T1组患者痊愈5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0.0%,T2组患者痊愈2例,有效8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20.0%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T1组低于T2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痛风中非布司他片效果高于别嘌呤醇片,值得推荐.

    作者:窦艳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和理想的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大,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阐述的了Orem自护模式、认知行为治疗、工娱治疗、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等这些护理手段,着重强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防止患者功能进一步退化,现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莫翠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给予分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效果.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其治疗期间采取分期护理有助于对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另外,分期护理对输血规程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更为有效的遵守规程.而另一方面,分期护理还有助于预防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