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秀
目的:探讨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抗肿瘤的治疗效应,为探求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基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7d后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体能状态,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艳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病例共计70例,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70例病例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35例.前者予以优质护理,后者予以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14%、88.57% (P <0.05).结论:于甲状腺结节中合理引入优质护理理念,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58例支气管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58例存在鼻部症状患者给予鼻镜以及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对于变应原皮试阳性患者给予免疫治疗.结果: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均为粉室尘螨与花粉.58例过敏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均有不同程度鼻粘膜苍白、水肿出现,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达到60.3%,采用免疫治疗后,变应原皮试阳性者的总有治疗效率达到97.1%,仅给予糖皮质激素、酮替芬治疗的患者有效率达到78.3%,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诱因、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很大程度上与遗传、环境及感染因素相关,适当的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降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管的风险.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该院82例胎膜早破产妇,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19例自然分娩(46.34%)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34.14%,P<0.05).观察组发生宫内感染率9例,对照组18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7分24例,对照组1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产妇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和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公共场所,所以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场合的卫生管理质量也关系到是否能够防止传染疾病的传播和控制,必须从公共场所管理的现状出啦,找出能够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有效的对策.
作者:胡启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舒血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舒血宁+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艳丽;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全院不合理医嘱.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静脉药物提供了保障.
作者:胡家新;自炳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间该院接诊的50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病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发现肺内小结节102个,综合分析本组CT检查的结果,挖掘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用CT诊断法的意义.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肺内小结节102个,其中CT检查提示良性61个,和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有57个,所占百分比为93.44%,良性结节直径(4.2±1.3)mm;CT检查提示恶性结节41个,和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的有39个,所占百分比为95.12%,恶性结节直径(1.4±0.3)cm.结论:于肺内小结节良恶性中积极应用CT诊断法,可提高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李建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素后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共108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中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治疗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任立虹;叶青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于该院外科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均来自于2015年08月至2016年08月期间,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首先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风险事故以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患关系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通过分析外科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对风险事故的发生起到有效地防范,同时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洪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组,均包含53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复发肾结石的状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53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参考组53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率为75.47%;研究组53例患者的整体术后复发率为6.43%,参考组53例患者的整体术后复发率为26.42%;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在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肾结石状况,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岳春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各个科室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干预,参照组没有进行用药干预.结果: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处方不合格率降低了45.9%,抗菌药使用率降低了35.8%,不良反应率降低了6.9%,康复时间缩短了4.2d,抗菌类用药费用减少了1400元,用药总费用减少了2313元.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有利于患者临床用药科学化、合理化,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江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到该院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患者1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形成的原因做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治疗发现,研究组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和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中都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早处理和充分的引流是对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关键因素,对组织的愈合有很好的效果,再加上微波或红外线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骨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是一种病人普遍会出现的现象,这不仅使病人的肉体需要承受巨大疼痛的折磨,同时更使病人在精神上饱受摧残.这种术后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术前或术中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护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本文就术后影响疼痛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方面采用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进展.
作者: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6例进行研究,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地佐辛组与芬太尼组,每组各53例,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地佐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汝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观察在小儿疝气病例中引入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0倒小儿疝气病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印人性化组和常规组.常规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人性化组(45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将术后不同时刻疼痛评分和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评估护理操作方案的指标.结果:人性化组术后4h、12 h、24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人性化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儿手术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减轻疼痛,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宾妹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晚期癌痛病人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2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硫酸吗啡缓释片)和对照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各36例,比较两组药物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有效率相仿(91.7% vs.94.4%,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0.6%>19.4%,P<0.05),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改善,不影响其镇痛效果.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晚期癌痛病人镇痛效果显著,但是其不良反应率偏高,需要予以有效防控,合理用药,以提升镇痛效果.
作者:胡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就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周君;杨红艳;叶早立;裴书敏;凌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微生物的检验流程较多,把控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度.现阶段在微生物的检验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现针对微生物检验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方面的控制方法.
作者:崔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痛风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1组与T2组,分别给予非布司他片、别嘌呤醇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T1组患者痊愈5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0.0%,T2组患者痊愈2例,有效8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20.0%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T1组低于T2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痛风中非布司他片效果高于别嘌呤醇片,值得推荐.
作者:窦艳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