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所致心电图变化的疗效观察

张莺

关键词:高压氧, 颅脑损伤, 心电图变化,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398例颅脑外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为本组患者高压氧予以治疗,并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结果:39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患者259例,经高压氧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者214例(82.6%).其中枕部伤177例,心电图改变128例(72.3%),颞部伤196例,心电图改变121例(61.7%),两组心电图改变10例(40%).枕、颞部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高于脑干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结论: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心电图情况恢复正常.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和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该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参照组,实验组昏迷持续时间、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改善情况显著(P<0.05).结论:将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应用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其仙;何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急性心梗患者中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合理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此次以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心梗接受治疗的患者作对象,随机抽选68例进行对照,其中基础组中33例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研究组中35例则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再观察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内均无死亡患者,基础组满意度78.79% (26/33),研究组是97.14% (34/35),(P<0.05),且两组焦虑症状评分(SAS)、抑郁症状评分(SDS)对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通过落实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除了能防止死亡问题出现外,还能改善机体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同时提升其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将该院呼吸内科从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173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性护理组86例和针对性护理组87例.常规性护理组进行的护理是呼吸内科的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是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的有助于恢复的针对性护理.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7% (76/87),常规性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3%(63/86).两组对比差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试验,并对结果的科学判断,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行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发现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可以进行临床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对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近一年咨询记录共850例,患者向药师咨抗感染类药物和药物副作用的问题居多,咨询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完善及发挥自身的价值,不仅提高了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树立了药师良好的形象和宣传医院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唐佳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并进行送检,检验血液当中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的含量和血清胆碱酶活性,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患者,同时肝硬化组患者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显著,可以作为肝组织损伤程度的评定方式,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星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一共分为四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使用火制,第二组使用水制,第三组使用修制,第四组使用水火共制,通过患者服用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比较患者的药物效果,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结果:患者服用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后,对患者病症的总有效率高于90%.四个组别的患者对比,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使用中药的过程中,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基本上都能够保持药效.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5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3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气道护理、创面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以及休克期护理等措施,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死亡2例,所有患者均为发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结论:给予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创面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子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治疗作用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A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相关专业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单独致病原因[1,2],它的致死率已经处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致病因素之上[3].本文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评分,对比分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3例(7.5%)发生坠积性肺炎,对照组有15例(37.5%)发生坠积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是(9.35±3.64)d,对照组住院时间是(11.52±4.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7.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梅;李凤利;侯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全面组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胆结石取净率;护理满意评分、取石过程焦虑评分、取石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全面组患者胆结石取净率高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护理满意评分、取石过程焦虑评分、取石后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全面组生存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胆结石取净率和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谭朝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2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选取时间控制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护理效果数据可得,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先给予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手部功能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裴慧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持续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防治方法的研究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的防治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5例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泵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一静脉通道缓慢持续滴注0.9%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出现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出现静脉炎17例(53.1%),实验组2例(6.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同一静脉缓慢滴注0.9%生理盐水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作者:王家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中所接受的3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童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将院中34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儿童展开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工作,且放入实验室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ESR、CRP、SF、WBC技数、IgA、IgG、IgM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G、A、M等均可作为我国临床对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进行诊断的有效检验指标,且有助于我国儿童风湿性免疫性疾病诊断正确率的提升.

    作者:王香玲;英一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108例预防压疮的护理

    目的:对108例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108例在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预防压疮护理后,108例风肢体偏瘫患者中有5例出现压疮,有效率95.4%.结论:对中风肢体偏瘫患者的压疮护理好以预防为主,采用多种护理方法对压疮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免出现恶化,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作者: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使用影响新月体肾炎肾小球趋化因子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新月体肾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给予对其肾小球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新月体肾炎患者,采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治疗后,对于患者的肾小球趋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CD68、MCP-1、MIP-1α均出现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1β有一定改善,但是改善情况并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新月体肾炎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干预,以改善患者情况.

    作者:夏保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观察.方法:在该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冀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观察并统计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收治的肺炎继发腹泻患儿5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屠云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R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这项研究包括60例存在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功率多普勒成像检测量前列腺癌患者RI水平.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RI水平与空腹血糖、前列腺体积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与吸烟有关.结论: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和吸烟显著相关.

    作者:刘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