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冀平
我们科主要收治对象是药物中毒的患者,所以了解药物中毒尤其是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护理的体会.百草枯(paraquat),俗称灭草剂,为联吡啶类化合物,白色粉末,不易挥发,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它除草效果极佳.又因该药接触泥土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因其高效环保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该类药物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随着世界农业的发展,百草枯作为节力方便的新兴的除草用品,它的应用也随之增加.但伴随而来的百草枯中毒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大多数是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也可经皮肤和呼吸吸收中毒而致死且致死量很小,有报道[1]称人口服百草枯致死量为30~ 40 mg/kg,根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率高的疾病中,中毒位居第五位,而百草枯中毒占农药中毒死亡率首位.所以百草枯自1962年应用来,以其高死亡率[2]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作者:宋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按工种分组护理模式应用于三级医院应对大规模成批伤员急救的效果.方法:根据突发情况临时调整救护流程,按工神将护理组进行分组护理,分别分为协调床位组、预检分诊组、伤员信息收集组、重症抢救组等,按照工作类型分组快速对伤员进行护理救治工作.结果:44例伤员在按工种分组护理中及时得到相应救治.24 h内抢救成功率100%,护理工作准确完成率100%.结论:按工种分组护理应用于烧伤科突发大规模成批伤员救治,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明确护理人员工作目标,提高全程抢救管理的效率和伤员满意度.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 12月收治的430例肠炎患儿,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治疗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为95.81%,常规组为76.28%,P<0.05.结论:对肠炎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利于痰病的治疗与护理,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相关专业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单独致病原因[1,2],它的致死率已经处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致病因素之上[3].本文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评分,对比分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门诊分诊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门诊分诊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110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用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确诊106(96.36%)例,误诊4(3.64%)例.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全年间本院接诊的腹部手术病患78例,采用抽签法将所选病患随机分成A、B两组(n=39).A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B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A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56%,明显比B组的17.95%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09±1.37)h,明显比B组的(25.4±0.86)h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鲁宪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收治的124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上升.124例患者中,76例在24h内得到完全纠正,2例昏迷时间超过4h,治疗后8~10 h得以苏醒,2例轻微痴呆,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1.61%.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复杂,对患者血糖严格检测,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莉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展开观察与评价.方法: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87例来该院接受治疗的GDM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为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闫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细节护理对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挑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所收治7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血透科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当中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运用到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可以较好控制治疗当中并发症出现概率,大可能地降低病症带给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士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放置宫内节育环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进行人工流产术并及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人流后立即行宫内置环术,对照组52例患者则在妇科门诊行单纯人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及有无感染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人工流产后出血量为(31.26±5.73) ml,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后出血量为(29.37±5.28)ml,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7 ~51d,平均为(29.6±4.8)d,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5 ~50 d,平均为(30.2±5.3)d,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节育器不增加术后出血量,也不改变月经周期,并减少人工流产恢复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二次疼痛,受到患者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国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正常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对防治结核病的影响.方法:抽选该地区学校的1 0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个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的干预,比较其在干预前后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防治结核病相关行为的认识.结果:在1 026例学生中,在干预后在各项防治结核病知识掌握的正确率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后在各项防治结核病行为的正确率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正确认识生活中防治结核病的行为.
作者:钱华;黄银香;罗成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中的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探讨.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9.1%,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住院时间、不合理运用抗生素以及动静脉插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马兵兵;李雪莲;邱荣强;付小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手术护理特点与预后.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及护理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93.75%,常规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77.08%,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时,需熟悉了解手术护理特点,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达到满意的预后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作者:吕秀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对该院产科2011 ~2015年期间收治的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特殊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体会.结果:通过尽心而且合理的护理,所有产妇均顺利生产并且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做到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准确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陆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用动脉夹夹紧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灌注,24小时后分别检测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计算肾脏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GSH值以及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则SCr、BUN、GSH值及肾脏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芒果苷可以降低小鼠血清SCr、BUN、GSH值及肾脏指数,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荣耀;江佳珍;罗栩文;胡陈加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如何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在基层检验科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1月期间该院进行治疗的800名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显微镜检验技术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检验方法对红细胞形态检验结果及与肾脏病理的符合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肾小球血尿检出率为81.25%,明显高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67.5%,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检验技术是基层检验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检验工作环节,积极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的应用,促进科学、规范化显微镜检验,对提升医学形态学检验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奂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的查房、会诊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查阅相关文献,给予药物治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功能恢复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使患者得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祥;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