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马兵兵;李雪莲;邱荣强;付小曼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中的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探讨.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9.1%,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住院时间、不合理运用抗生素以及动静脉插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结节应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应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进行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出200人将其分为一组、二组,每组100名患者),对三组患者进行病种、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一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89例(89%)、甲状腺癌5例(5%)甲状腺腺瘤1例(1%);B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88例(88%),甲状腺瘤7例(7%),甲状腺腺瘤2例(2%).结论:通常情况下甲状腺手术容易构成中良性疾病,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当对甲状腺手术进行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降低患者受到的痛苦.

    作者:吴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统一采用血液科对白血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的评分降低较小(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降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思敏;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 (P <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持续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防治方法的研究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的防治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5例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泵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一静脉通道缓慢持续滴注0.9%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出现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出现静脉炎17例(53.1%),实验组2例(6.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同一静脉缓慢滴注0.9%生理盐水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作者:王家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保守治疗与阑尾切除术应用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与阑尾切除术应用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01月至2016年07月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参照组5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阑尾切除术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保守治疗(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其临床疗效更佳,有效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有效的促进了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值得在医学中推广.

    作者:贺跃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利用格列美脲联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利用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h血糖和餐后2 hC肽、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糖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FPG(5.61±0.57) mmol/L、2hPG(8.26±0.83) mmol/L、FCP(2.45±0.41)μg/L、2hCP(3.96 ±0.49) μ.g/L、HbAlc(6.32±0.26)%,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得临床广泛实施和推广使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组护理在突发大批量烧伤病员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按工种分组护理模式应用于三级医院应对大规模成批伤员急救的效果.方法:根据突发情况临时调整救护流程,按工神将护理组进行分组护理,分别分为协调床位组、预检分诊组、伤员信息收集组、重症抢救组等,按照工作类型分组快速对伤员进行护理救治工作.结果:44例伤员在按工种分组护理中及时得到相应救治.24 h内抢救成功率100%,护理工作准确完成率100%.结论:按工种分组护理应用于烧伤科突发大规模成批伤员救治,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明确护理人员工作目标,提高全程抢救管理的效率和伤员满意度.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血脂生化检验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利用血液标本以完成血脂生化检验.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检验,观察组进行分级检验.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标本的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样本血液的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检验效果,且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嘉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将该院呼吸内科从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173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性护理组86例和针对性护理组87例.常规性护理组进行的护理是呼吸内科的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是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的有助于恢复的针对性护理.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7% (76/87),常规性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3%(63/86).两组对比差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试验,并对结果的科学判断,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行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发现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可以进行临床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肠梗阻临床诊治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肠梗阻的判断和治疗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比较该医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120例肠梗阻病患诊治经过并进行探讨,其中肿瘤性肠梗阻组有52例,全部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非肿瘤性肠梗阻组则有68例,该组视实际状况确定诊治的方法.结果:肿瘤性肠梗阻组诊治的总体有效率是78.8%,而非肿瘤性肠梗阻组的总体有效率是78.0%,两组治疗效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肠梗阻中机械性肠梗阻占大部分比例,诊断确定为肿瘤性肠梗阻可用手术治疗,对于非肿瘤性肠梗阻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小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影响

    目的:评价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并局部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少于对照组,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荣昶;何金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科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全科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78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常规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97±0.2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13±0.18)分,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常规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内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因不孕采用宫腔镜检查并进行治疗成功的15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既往的住院情况将这150例患者划分为未助孕组和助孕失败组,分别为78例和72例.根据宫腔镜情况与各组进行检查,并且对其划分为正常宫腔和息肉摘除两个亚组,分别比较所有患者的正常宫腔、息肉摘除亚洲的临床妊娠率.结果:本研究助孕失败组当中的正常宫腔雅座的妊娠率与吸肉摘除亚组相比更低,差异明显(P<0.05);未助孕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发生息肉的情况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对于患者来说是影响不孕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对助孕过程当中胚胎种植产生影响的一个独立因素,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下的没有进行助孕以及各个年龄段助孕失败的患者来说,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如果存在有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情况,那么对其进行摘除,能够提高临床的妊娠率.

    作者:路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运用

    目的:分析总结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妇科腹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36/38)、71.7% (27/38),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味温经汤方治疗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血清免疫抗体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加味温经汤方应用在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中的血清免疫抗体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治疗的92例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温经汤方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9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温经汤方治疗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受孕机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作者:王香辉;李国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对顺产产妇开展心理护理对其产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分娩的顺产产妇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产妇分娩时仅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产妇分娩时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用时、产后出血量、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用于顺产产妇分娩中,能够促进产程进行,保证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任慧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剖析大隐静脉曲张运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的效果.方法: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该科接收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A、B两组各30例.A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B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剥脱术.分析两组病情变化,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结果:A组复发率为3.33%,B组为16.67%.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115.0±12.2) min、下床活动时间为(6.9±1.5)h、住院时间为(4.1±1.2)d,B组分别为(126.7±15.4) min、(10.5±2.8)h、(7.4±1.9)d.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合理加用点式剥脱术,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改善手术时间等治疗指标.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前往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12%、护理满意度94%,同期对照组出血发生率28%、护理满意度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产后出血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洪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尘肺病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调查其临床资料,按照尘肺病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呼吸困难、咳痰、咳嗽以及胸痛是尘肺病主要临床特点,从尘肺病临床特点出发,实施了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等.结论:有效护理尘肺病患者,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以及心理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王志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中所接受的3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童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将院中34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儿童展开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工作,且放入实验室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ESR、CRP、SF、WBC技数、IgA、IgG、IgM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G、A、M等均可作为我国临床对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进行诊断的有效检验指标,且有助于我国儿童风湿性免疫性疾病诊断正确率的提升.

    作者:王香玲;英一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