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

王志永

关键词:尘肺病, 临床特点,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尘肺病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调查其临床资料,按照尘肺病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呼吸困难、咳痰、咳嗽以及胸痛是尘肺病主要临床特点,从尘肺病临床特点出发,实施了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等.结论:有效护理尘肺病患者,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以及心理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意义重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体会

    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作为关键性的教学内容,其带教成效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要点,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陈世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该院小儿内科护理人员5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参与优质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认知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优质护理模式下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内科护理管理,在此管理中参与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认知能力,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由此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郑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全部患者均遵医嘱用药,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88.63%,常规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61.36%,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良好控制患者血压,对此,临床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的饮食护理干预.

    作者:关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应用效果分析与评定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扩张支气管、镇静、吸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口服;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药物治疗6d.两组患者在治疗6d后进行痰培养,检测细菌清除率,并对两组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定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重度痤疮68例仙方活命饮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并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数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无明显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仙方活命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环;毕静文;罗球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结核病防治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对防治结核病的影响.方法:抽选该地区学校的1 0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个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的干预,比较其在干预前后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防治结核病相关行为的认识.结果:在1 026例学生中,在干预后在各项防治结核病知识掌握的正确率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后在各项防治结核病行为的正确率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正确认识生活中防治结核病的行为.

    作者:钱华;黄银香;罗成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治疗作用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A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相关专业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单独致病原因[1,2],它的致死率已经处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致病因素之上[3].本文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评分,对比分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菌纱线结扎止血在透析渗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120次,均采用无菌纱线结扎止血,对照组内瘘穿刺点渗血120次均采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结果:观察组压迫止血明显优于对照组压迫止血方法.主要表现在透析中血流量不受影响、皮下瘀斑、肿胀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血液透析内痿穿刺点渗血用无菌纱线结扎止血效果好且安全.

    作者:刘清燕;汪洪霞;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临床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衰竭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受到护理模式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该院的2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30例.研究组使用个性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心理状态和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均要比对照组优秀,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接收个性护理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比较明显.

    作者:赵妍;丁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急性心梗患者中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合理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此次以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心梗接受治疗的患者作对象,随机抽选68例进行对照,其中基础组中33例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研究组中35例则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再观察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内均无死亡患者,基础组满意度78.79% (26/33),研究组是97.14% (34/35),(P<0.05),且两组焦虑症状评分(SAS)、抑郁症状评分(SDS)对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通过落实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除了能防止死亡问题出现外,还能改善机体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同时提升其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产妇,随机选取3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另外3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采取人性化产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情况、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试验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产科护理中的效果理想,能够明显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的研究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ICU工作的62例护士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压力大部分为中等水平.其中ICU护士压力来源与学历、年龄关系不大,耳语而与护龄有直接的联系.结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设施配备,将医疗器械噪声降到小有助于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ICU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董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9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前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总有效率为94.57%,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5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HSP并发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患儿,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51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均禁食,均使用糖皮质激素、钙剂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下消化道出血使用肠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使用胃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患儿均达均临床治愈.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通过早期认识、早期治疗及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蔡丽;赵韦;吕静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目的:探析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6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645%;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81.9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传染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方法:传染病存在多地区、多发特征,需从法律层面与政府支持以及免疫宣传等方面加强控制与管理.结果: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控制与预防下,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降低,保证了人民群众健康与社会稳定.结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需长期、持续开展,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总结管理经验,维护社会安全、和谐.

    作者:胡国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诊流程优化的对策研究

    目的:为了科学处理门诊患者的就诊流程,避免“看病难”状况的出现,完善各个科室的就诊流程.方法:本文从门诊现状、就诊流程优化重要作用以及优化思路等内容做出研究,着重探讨了门诊流程优化的对策.结果:门诊流程优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针对细节,减少不同流程所需时间以及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结论:就诊手续得到显著简化,才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俞娅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108例预防压疮的护理

    目的:对108例康复科中风肢体偏瘫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108例在康复科住院患者采取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预防压疮护理后,108例风肢体偏瘫患者中有5例出现压疮,有效率95.4%.结论:对中风肢体偏瘫患者的压疮护理好以预防为主,采用多种护理方法对压疮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免出现恶化,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作者: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术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等手术一般治疗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为2.22%,优于对照组的15.56%.结论: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术前术后的优质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童会;刘明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