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果
目的:观察下颌骨下缘截骨术在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行面部轮廓整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下颌骨下缘截骨术治疗,观察本组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本组80例面型无对称者均有效矫正,且下颌下缘轮廓得以有效改善;同时长方形脸型者皆有效降低面下1/3高度,下颌宽度显著缩窄,有效恢复面部三庭比例协调性;本组8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52(65.00%)例,满意26(32.50%)例,不满意2(2.50%)例,总满意度高达97.50%.结论: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中予以下颌骨下缘截骨术可有效促进患者下颌下缘轮廓得以改善,且提高其满意度,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宪锋;谢勇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扩张支气管、镇静、吸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口服;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药物治疗6d.两组患者在治疗6d后进行痰培养,检测细菌清除率,并对两组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定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加重视,对医院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各家医院规模的扩展、人力资源的扩充,医扩人员的队伍建设必然会更加的年轻化.然而,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在日益复杂的疾病护理趋势下,年轻护士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风险,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丁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0例列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护理,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在药物化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好,因化疗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经相应的对证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得以明显缓解,同时表见严重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积极展开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以提高药物化疗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伶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手术室护理中整体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10191台手术中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提升患儿在术后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姚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免疫工作在现代临床上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多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免疫建议均属于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关键内容,对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应当有效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使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得以更好开展,为更好进行疾病临床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白桐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全方位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取2016年4~ 10月于该院接受全方位护理的50例剖宫产母乳喂养产妇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取2015年3~9月于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剖宫产母乳喂养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产妇泌乳起始时间及母乳充足率评估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泌乳起始时间为(28.6±6.45)h明显短于对照组(42.5±7.14)h(P <0.05).产后24h、48 h、72 h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充足率分别为78.0%、94.0%、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52.0%、62.0%(P<0.05).结论:对选择母乳喂养的剖宫产产妇实施全方位护理能明显缩短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充足率,使幼儿获得足量的喂养乳汁,利于幼儿生长发育,临康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闻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4%,且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下腰痛(JOA)、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本组患者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为14.5%.结论: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班剑;林龙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另外择取同时期的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对2组实验对象均予以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对2组实验者的检测结果(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化检验,有肯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指明了方向,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万芳;陈孝进;张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药品质量与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直接的联系.近几年,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管理后,在生产方面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但药房药品拆零调配的过程中,药品质量依然存在问题.怎样确保拆零药品质量,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现对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应对策予以阐述.
作者:万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世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产妇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助产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症状改善率90.0% (36/40)显著高于剖宫产组77.5% (31/40) (P <0.05),但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中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羊水粪染比例、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母婴结局,但阴道助产较剖宫产更能有效改善胎儿窘迫症状.
作者:曾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系指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高于特异的妊娠期参考值上限,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水平在特异的妊娠期参考值范围内.本文主要从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发病原因、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相关激素和抗体的变化、治疗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为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行中药草薢渗湿汤加减方予以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符中柱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湿热下注型肛周炎患者60例参与研究,均行中药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症状指数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有效率为81.67%.结论:符中柱教授应用草薢渗湿汤加减方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冷羽;李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腹部切口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75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剃毛,观察组有80例患者,患者都不剃毛,对两组患者手术前皮肤的损伤情况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有23例发生了皮肤损伤,观察组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有4例发生感染,观察组有3例发生感染.结论:不剃毛的备皮方法更加安全可靠,可以防止皮肤发生损伤,而且降低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吉博;曾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早期未实现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80例未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比较两组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Ⅰ(TnI)等含量,测定两组的射血分数和左室容积变化指数等.结果:治疗3d后,实验组CK-MB和TnI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一周后,实验组LVEF提高明显,LVEDVI和LVESVI较对照组低,且有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于未灌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升心功能,减缓心室重构,增加有效治疗率,效果明显.
作者:梁廷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该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参照组,实验组昏迷持续时间、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改善情况显著(P<0.05).结论:将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应用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其仙;何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2)两组护理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作者: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的防治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5例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泵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一静脉通道缓慢持续滴注0.9%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出现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出现静脉炎17例(53.1%),实验组2例(6.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同一静脉缓慢滴注0.9%生理盐水预防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作者:王家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