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芬
目的:对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86名护理学院专科护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手术室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进而促进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博;陈利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布比卡因实施麻醉,观察组(n=30)给予舒芬太尼以及布比卡因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3级寒战发生率为66.67%;观察组1-3级寒战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牵拉痛发生率为70%;观察组牵拉痛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启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腹部理疗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腹部红光理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仅为78%.6个月后随访显示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腹部理疗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徐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扩张支气管、镇静、吸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口服;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药物治疗6d.两组患者在治疗6d后进行痰培养,检测细菌清除率,并对两组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定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地区的336例高血压患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与血压控制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6例高血压患者都完成了问卷调查.患者高经济收入的血压控制水平较低经济收入的患者好,两者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患者社会经济情况对血压的控制影响较大,经济水平较高,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好.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提高,对于控制血压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郑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利用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对患者实施修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治疗后ODI、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崔宝文;齐宝贵;朱贺全;张文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 12月收治的430例肠炎患儿,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治疗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为95.81%,常规组为76.28%,P<0.05.结论:对肠炎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利于痰病的治疗与护理,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个合理的就医与护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外科护理,在医疗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文章就以外科护理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外科护理的发展现状,同时根据具体发展现状重点说明现阶段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外科护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作者:邓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两组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结果:(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术后造瘘口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造瘘口附近皮肤状况.
作者:吴林;何凤;王阿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实验组接受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另外择取同时期的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对2组实验对象均予以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对2组实验者的检测结果(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化检验,有肯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指明了方向,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万芳;陈孝进;张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并局部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少于对照组,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荣昶;何金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问在该院60名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管理,对研究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临床护理操作评分为(89.07±5.02)分、(83.48±5.82)分,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76.34±6.63)分、(74.04±7.94)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治疗总有效率(97.00%)与对照组护理人员(65.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彭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正常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应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进行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出200人将其分为一组、二组,每组100名患者),对三组患者进行病种、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一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89例(89%)、甲状腺癌5例(5%)甲状腺腺瘤1例(1%);B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88例(88%),甲状腺瘤7例(7%),甲状腺腺瘤2例(2%).结论:通常情况下甲状腺手术容易构成中良性疾病,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当对甲状腺手术进行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降低患者受到的痛苦.
作者:吴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ICU工作的62例护士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压力大部分为中等水平.其中ICU护士压力来源与学历、年龄关系不大,耳语而与护龄有直接的联系.结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设施配备,将医疗器械噪声降到小有助于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ICU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董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跟骨骨折患者86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分析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99%.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预防处理,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薛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观察.方法:在该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冀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