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云
目的:对在开放甲状腺上手术中运用传统方法和超声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该院同一时期收治的所有需要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行超声刀手术治疗,为B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开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比B组患者少,A组患者手术时间比B组患者短(P<0.05).A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庞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该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柔性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0.12±2.43)d和住院费用(7 658.34±132.43)元均低于对照组(15.76±2.87)d、(10436.46±155.78)元,且实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67±0.45)分高于对照组(3.12±0.76)分,同时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的护理差错(1.67%)和投诉率(1.67%)均低于对照组(10.0%)、(13.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护理差错和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的查房、会诊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查阅相关文献,给予药物治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功能恢复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使患者得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祥;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内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因不孕采用宫腔镜检查并进行治疗成功的15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既往的住院情况将这150例患者划分为未助孕组和助孕失败组,分别为78例和72例.根据宫腔镜情况与各组进行检查,并且对其划分为正常宫腔和息肉摘除两个亚组,分别比较所有患者的正常宫腔、息肉摘除亚洲的临床妊娠率.结果:本研究助孕失败组当中的正常宫腔雅座的妊娠率与吸肉摘除亚组相比更低,差异明显(P<0.05);未助孕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发生息肉的情况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对于患者来说是影响不孕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对助孕过程当中胚胎种植产生影响的一个独立因素,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下的没有进行助孕以及各个年龄段助孕失败的患者来说,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如果存在有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情况,那么对其进行摘除,能够提高临床的妊娠率.
作者:路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全年间本院接诊的腹部手术病患78例,采用抽签法将所选病患随机分成A、B两组(n=39).A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B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A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56%,明显比B组的17.95%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09±1.37)h,明显比B组的(25.4±0.86)h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鲁宪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灌肠患者行改良灌肠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16例灌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灌肠和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改良灌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肠道准备质量以及清洁灌肠所需次数.结果:实验组灌肠所需次数、黏膜损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肠道准备质量良好为56例(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2.41%),P<0.05].结论:对灌肠患者行改良灌肠法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灌肠次数、黏膜的损伤程度.
作者:陈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 (P <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统一采用血液科对白血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的评分降低较小(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降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思敏;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腹部切口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75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剃毛,观察组有80例患者,患者都不剃毛,对两组患者手术前皮肤的损伤情况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有23例发生了皮肤损伤,观察组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有4例发生感染,观察组有3例发生感染.结论:不剃毛的备皮方法更加安全可靠,可以防止皮肤发生损伤,而且降低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吉博;曾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国际交换生项目做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不断摸索、改革和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前景光明.高等院校中有意愿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逐年增多,项目形式多种多样.
作者:刘婧姝;高睿;金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主要研究品管圈对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该科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6例)接受品管圈护理;对照组患者(26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问题.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数据后,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对降低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率有积极影响,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秦正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枉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 ~2014年间江苏启东吕四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各类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病例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诊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家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社区家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对家庭护理服务模式非常满意的共41人,对护理服务模式比较满意的共8人,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模式非常满意的共28人,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共有12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模式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2.0%,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家庭护理策略,效率高,针对性强,对提高我国社区医疗护理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值得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应用.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当中抽取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贤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3±3.1)min,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6±3.4) min,对照组与观察组接受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种类与发生率均多于观察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接收脑卒中患者期间,对其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快速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粘膜出血率、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甄新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对快速康复护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大大降低了手术应激、促进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徐漫;王立新;左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跟骨骨折患者86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分析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99%.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预防处理,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薛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开窗引流与腹腔镜下开窗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60例肝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肝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开窗联合聚桂醇硬化残余囊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前2d引流总量、拔管时间、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谷丙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 ALT)变化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联合聚桂醇硬化残余囊壁治疗肝囊肿能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复发、缩短带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惠彬;程立超;李茂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顺产产妇开展心理护理对其产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分娩的顺产产妇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产妇分娩时仅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产妇分娩时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用时、产后出血量、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用于顺产产妇分娩中,能够促进产程进行,保证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任慧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