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敏;何丽丽
目的:探讨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该院治疗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将入选患者均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包括普通的日常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的总有效率、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在临床上治疗的总有效率、满意度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效缓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英凯;刘丹丹;孙惠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66例患者均随机从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用传统止血方法)和研究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TACS止血)两组,各33例.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欣母沛及缩宫素使用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状况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欣母沛使用量、术中出血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的使用量、子宫复旧状况、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CS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快速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张瑗;何红梅;刘颖;瞿邦敏;郑雯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贫血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64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其中32例患者为高通量血液透析,为观察组,另32例为选择低通量血液透析,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对比血液透析期前后两组的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的贫血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BUN、SCr、B2-MG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Hb、Hct较透析前均有上升,而观察组以上各自指标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贫血亲症状,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邓道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6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闫桂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癔症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多发生于文化素质偏低的女性.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表现为躯体、感觉、运动等诸方面的障碍,常见有癔病性抽搐,癔病性昏睡,癔病性失明,癔病性失语,癔病球,多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为诱因,而每次的诱因大致相同和类似,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本病现代医学治疗以镇静、暗示治疗等心理治疗为主,一般无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维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连续护理对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随机分组,各自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外连续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用GQOL-74量表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与GQOL-7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继续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苏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王丽玲;车燕丽;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6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无创通气的基础上给予血糖控制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及PaO2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揭患者实施血糖控制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和呼吸阻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代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应用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1月中该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医治,观察组在完成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联合静脉滴注.在完成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其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二磷酸果糖与维生素C的联合用药能够在临床治疗上提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孔艳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尘肺病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调查其临床资料,按照尘肺病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呼吸困难、咳痰、咳嗽以及胸痛是尘肺病主要临床特点,从尘肺病临床特点出发,实施了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等.结论:有效护理尘肺病患者,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以及心理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王志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梗患者中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合理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此次以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心梗接受治疗的患者作对象,随机抽选68例进行对照,其中基础组中33例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研究组中35例则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再观察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内均无死亡患者,基础组满意度78.79% (26/33),研究组是97.14% (34/35),(P<0.05),且两组焦虑症状评分(SAS)、抑郁症状评分(SDS)对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通过落实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除了能防止死亡问题出现外,还能改善机体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同时提升其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腹膜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是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骨化三醇常规剂量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透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治疗腹膜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 (P <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发低蛋白血症患者、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对照组,取其清晨静脉血5 ml制为标本,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白蛋白.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与血清白蛋白下降呈正相关性;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蛋白、FT3、FT4进行检测,能够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极有帮助,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高霞;刘仁海;陈小莲;魏鹏;陈姣姣;穆伽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世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可实现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该院进行高血压控制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配合简单食疗进行诊治,B组患者仅采用同样指导方针的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进行诊治,比较两者的疗效、用药量、血压、中风发病率等数据.结果:A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B组患者.结论:采用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配合简单食疗疗效明显优于仅采用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收治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麻黄素抑制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纯音测听的听力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个频率的听力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得到显著的效果,患者听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分组实验的方法来对比不同预处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细菌进行清除,所需骨科手术病人每组至少50人,分3组;分别用肥皂波加生理盐水清洁、75%酒精擦拭、0.5%聚维酮碘擦拭对手术区域进行预处理,分别对手术区域预处理前、后、消毒后3分钟、手术切皮后60分、120分进行采样送培养.结果:三组患者预处理后与预处理前相比菌落总数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组下降幅度较大,与A组、B组相比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手术处理后至切皮后的120 min患者局部皮肤菌落总数均为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预处理对手术区域的细茵清除是有效的,临床上杀菌剂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冀福林;刘霞;洪维英;刘荷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膝关节恢复效果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该院创伤科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效果的合格率为100.0%,大幅度超过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幅度促进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殷燕;罗铭涵;牟炜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初产妇产后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因素的影响情况.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患有妊娠糖尿病42例初孕妇设为研究组,并在同一阶段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除了对初孕妇妊娠患者受各指标情况的影响予以对比,还要对产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家族糖尿病史和孕前BMI情况比较(P<0.05);关于产后糖尿病发病情况,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妊娠糖尿病能直接导致产后糖尿病形成,且它的危险因素类型也很多,其中包括:年龄、家族糖尿病史和孕前BMI等,可见,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凌俊宏;伍军伟;陆兰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