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德
目的:分析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秋季腹泻小儿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其中口服组患者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思密达应用,而灌肠组患者进行思密达灌肠治疗,所有患者随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灌肠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口服组,而灌肠组患者缓解症状所需时间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疗程短,见效快,患者住院时间短,花费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便秘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长期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通过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便秘症状的人数、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便秘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例,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龙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相应的临床病理结构进行分析,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该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经过病例确诊的2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对所有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和相应病理结构进行对应性分析.结果:在收集到的2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的超声表现中,18个表现为均匀性低回声结节或者网格状无回声结节,并且均匀性回声结节均匀分布在囊性的无回声区;7个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2个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结节.所有腮腺腺淋巴瘤都有其对应的显著的病理组织学结构特征.结论:具有不同超声表现的腮腺腺淋巴瘤都有其相应的病理结构,将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结构二者关系进行对应性认识,对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盛发;胡巧勤;丁战玲;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为痔疮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6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6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痔疮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中医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耿佶;邱允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来该院就医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采用普通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探究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毋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家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家庭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体质量以及动脉压平均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体化家庭护理实施,有利于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梁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患有乳腺癌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给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来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病人,把它们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设置40例观察组,设置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个组在这个基础之进行优质护理,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需求,观察组的病人无论是从病房管理、护理方式还是满意程度分数均要好过对照组.结论:对这类病人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使病人需求得到满足,使服务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作者:朱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1年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健予;何春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ICU工作的62例护士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压力大部分为中等水平.其中ICU护士压力来源与学历、年龄关系不大,耳语而与护龄有直接的联系.结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设施配备,将医疗器械噪声降到小有助于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ICU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董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该院治疗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将入选患者均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包括普通的日常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的总有效率、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在临床上治疗的总有效率、满意度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效缓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英凯;刘丹丹;孙惠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并探讨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均分作常规组与预防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患者则接受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预防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切口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手术室因素有密切联系,预防护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值得应用.
作者:楼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5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3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气道护理、创面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以及休克期护理等措施,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死亡2例,所有患者均为发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结论:给予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创面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子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当中抽取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贤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近一年咨询记录共850例,患者向药师咨抗感染类药物和药物副作用的问题居多,咨询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完善及发挥自身的价值,不仅提高了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树立了药师良好的形象和宣传医院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唐佳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发低蛋白血症患者、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对照组,取其清晨静脉血5 ml制为标本,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白蛋白.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与血清白蛋白下降呈正相关性;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蛋白、FT3、FT4进行检测,能够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极有帮助,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高霞;刘仁海;陈小莲;魏鹏;陈姣姣;穆伽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肝血管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海东市平安区职工体检(包括离退休人员)超声诊断为肝血管瘤的140例患者,将其诊断结果做简要分析,并通过超声的定期随访,观察肝血管瘤的生长情况.结果:140例肝血管瘤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0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32例,肝右叶58例,单发90例,右叶多发36例,左右叶都发病14例,病灶直径约0.5 ~4.0 cm.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120例,中低回声20例.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肝血管瘤具有经济、价廉、简便的特点,反复检查,随访观察病灶大小变化,可作为肝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香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保守及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阑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卫生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受的阑尾炎患者80例,其中10例患者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而后予以中西医治疗,另外70例患者均诊断为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而后予以手术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予以中西医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后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2.3±3.2)d.结论:不用类型阑尾炎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因此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陆春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的22例大咯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均出现不同程度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实施针对性处理.观察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低钠血症、低氟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以及酸中毒所占比例分别为59.09%、59.09%、54.55%、36.36%、27.27%;经治疗后,低钙血症及酸中毒总有效概率达100.00%,低钠血症及低氯血症数据为76.92%,低钾血症总有效概率为83.33%.结论:垂体后叶素应用于大咯血的治疗中,在控制出血的同时,会造成不同的电解质紊乱,临床予以有效治疗、干预措施,可明显缓解病情,促使电解质平衡.
作者:杨君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一个月和两个月进行两次效果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和晏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