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蔡芬芳

关键词:肿瘤化疗, PICC导管感染,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50例肿瘤化疗患者的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和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纳入患者中出现PICC导管感染者13例,发生率为3.71%,感染原因为(头静脉置管者)白细胞计数低于2.5×1013/L、置管时间≥60 d、输注TPN(全胃肠外营养液).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后,感染症状均得以良好控制.结论:对患者采用系统性的预防和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控制PICC导管感染的病情,对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其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七氟醚麻醉,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采用4分量表进行评估患儿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结果:300例患儿发生躁动15例,占比5.00%;躁动患儿出现静脉输液、滑脱1例,切口包扎脱落、出血1例,不良后果发生率为13.33%.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主要与年龄、术前焦虑以及陌生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以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事件发生率.

    作者:佘本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中所接受的3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儿童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将院中34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儿童展开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工作,且放入实验室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ESR、CRP、SF、WBC技数、IgA、IgG、IgM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G、A、M等均可作为我国临床对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进行诊断的有效检验指标,且有助于我国儿童风湿性免疫性疾病诊断正确率的提升.

    作者:王香玲;英一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低蛋白血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临床中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发低蛋白血症患者、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对照组,取其清晨静脉血5 ml制为标本,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白蛋白.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与血清白蛋白下降呈正相关性;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蛋白、FT3、FT4进行检测,能够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极有帮助,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高霞;刘仁海;陈小莲;魏鹏;陈姣姣;穆伽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心得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瘫痪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 <0.05,但两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观察并统计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收治的肺炎继发腹泻患儿5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屠云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分析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0年5月至2015年11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67例接受MDP(亚甲基二磷酸盐)检查的受检者.采用统计学分析肿瘤病史和无肿瘤病史的骨转移率.结果:167例患者中,100例患者有肿瘤病史,骨转移率为23.00%(23/100);无肿瘤病史的有67例,骨转移率为2.99% (2/67),有肿瘤史患者的骨转移率显著高于无肿瘤病史患者骨转移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类型有以下几种: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消化系肿瘤、泌尿系肿瘤或者其他肿瘤等.无肿瘤患者的单发病灶主要是良性病灶,占98.51% (66/67).结论: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的单发病灶中,无肿瘤病史患者的主要病灶为良性病灶,有肿瘤病史患者的主要病灶为早期骨转移灶.

    作者:吴昊;孟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有关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个合理的就医与护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外科护理,在医疗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文章就以外科护理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外科护理的发展现状,同时根据具体发展现状重点说明现阶段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外科护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作者:邓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尼莫地平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尼莫地平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神经功能.

    作者:任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细节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细节护理对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挑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所收治7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血透科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当中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运用到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可以较好控制治疗当中并发症出现概率,大可能地降低病症带给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士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肺炎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

    重症肺炎起病急、发展快、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临床资料我们平常所说的机械通气治疗一般是指利用通气机械对肺炎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详细的说,就是通过对病患的呼吸道进行相应的股东,在对病灶进行湿化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的利用机械进行操作,对其进行吸痰.在2012到2014这三年之间,我科接受了重症肺炎患者一共12例.而这些病患的肺炎病是非常严重的,这对治疗的难度相对有所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有8位病患已经成功脱离了呼吸机,不幸的是仍然有两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病情突发而死亡,剩下的患者因为自身经济条件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放弃了治疗.

    作者:孙兰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宫外孕患者焦虑评分(39.84±3.32)分,抑郁评分(40.39±3.56)分,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宫外孕患者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高延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自拟积气方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自拟积气方在脾胃虚寒型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药物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积气方开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脾胃虚寒型胃炎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积气方开展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武兰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南京某区2006-2015年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市某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提高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2006-2015年肺结核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00例,年均发病率为38.73/10万,男女比例为2.66:1(P <0.01),患者主要集中在45~岁组至75~岁组间,占总体的76.33%;发病率在25~岁组达一个小高峰,35~岁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患者以离退休、工人、农民、家务及待业者为主,学生肺结核患者占3.11%;因病就诊患者占患者总数的71.22%.结论:近10年该区肺结核发病率有一定的下降,肺结核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应加强各部门协作,加强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干预与管理,高度重视学生肺结核疫情.

    作者:江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手术室麻醉师的职业危害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师的职业危害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手术室麻醉师的职业危害因素,总结出相对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手术室麻醉师的主要职业危害为:锐器、物理、生物等,在其工作时积极开展防护工作,强化其心理素质,完善手术室设施,有助于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手术室麻醉师职业危害较多,只有在加强麻醉师心理素质的同时,对手术室设施作出进一步的改善,如此方能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刘立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110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用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确诊106(96.36%)例,误诊4(3.64%)例.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此段时间内该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n=34)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双号为研究组(n=34)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 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可显著的改善患者脑出血的症状,疗效确切,预后较好.

    作者:刘立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特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对该院产科2011 ~2015年期间收治的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特殊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体会.结果:通过尽心而且合理的护理,所有产妇均顺利生产并且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做到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准确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陆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倍他司汀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165例急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第二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第三组为治疗组,采用和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波治疗.结果:第一对照组有效率为86.00%,第二对照组为87.50%,第三组治疗组高达95.52%,显著优于第一、第二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雷明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治疗作用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A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相关专业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单独致病原因[1,2],它的致死率已经处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致病因素之上[3].本文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评分,对比分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利用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对患者实施修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治疗后ODI、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崔宝文;齐宝贵;朱贺全;张文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