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研究

关美丽

关键词:高血压, 饮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全部患者均遵医嘱用药,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88.63%,常规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61.36%,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良好控制患者血压,对此,临床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的饮食护理干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经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 (46/47),高于对照组的85.11% (40/4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宗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集的致病菌株1 501株,均应用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与K-B纸片琼脂扩散法,探析细菌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共计分离1 50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78株(31.8%),革兰阴性菌1 023株(68.2%);对菌株类型划分,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5% (23/1 501),金黄色葡萄球菌9.5%(142/1501),绿假单胞菌5.7% (85/1 501),大肠埃希菌39.4%(592/1 501),不动杆菌3.2% (49/1 501),克雷伯菌17.4% (261/1 501),变形杆菌属2.4%(36/1 501),肠球菌20.9%(313/1 501).结论:在临床汇总需加强各级标本细菌耐药性及药敏感检测,分析总结不同病症特点及病原菌抗药趋势,结合病患实际状态进行合理控制抗生素用药,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增加治疗效果.

    作者:刘竞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腔根管治疗3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对口腔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34例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给予口腔根管治疗手段,对比两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相比,观察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恢复天数比较短,临床治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此外,在疼痛感受方面,观察组的患者疼痛指数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空腔根管治疗在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疾病期间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期间的疼痛感,因此,可以应用到相关的牙齿、针尖、牙髓疾病的治疗中去.

    作者:张娟;孙维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在病情观察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并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顺产率、新生儿存活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美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 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诊疗、辅助检查及手术病检结果,58例患者的诊治检查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相符,2例误诊,诊断准确比例达9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准确率较高,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验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查,尽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洪苑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面部美容以及痤疮应用射频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面部美容以及痤疮应用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面部美容患者与80例痤疮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面部美容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1与对照组1,将痤疮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2与对照组2.研究组,均给予射频治疗,对照组1,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对照组2,给予果酸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面部美容患者,研究组1治疗优良率为91.2%,对照组1为7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痤疮患者,研究组2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治疗面部美容与痤疮,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树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与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炎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对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炎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2001年到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与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当中其全部存在着右下腹疼痛以及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右腰部疼痛乃至于出现肛门坠胀感,其中有8例出现了发烧症状,并且经过身体检查发现4例存在着腹肌紧张,触诊发现右下腹存在压痛感.本组18例患者采用泌尿系统B超检查进行诊断其均为右输尿管结石,因此采取了抗菌消炎与止痛的治疗方式或者采取了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在经过治疗后腹部疼痛并没有因此而缓解,因此怀疑其可能为阑尾炎,经过普外科会诊确认其阑尾炎病情,转入普外进行手术,术后腹痛缓解在手术创口愈合后出院.结论: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可能会同时出现,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应当考虑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解释并存的可能性,并且对其增加认识从而减少漏诊.

    作者:王联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开喉剑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开喉剑气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4例10个月~3岁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喷雾口腔,疗程3~5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开喉剑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张晓娟;张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善微循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改善微循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简单随机将2015.02~ 2016.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39例.给予所有患者重症胰腺炎一系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添加改善微循环疗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根据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PLT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数据进行对比,并统计患者的死亡率、转手术治疗率、内科治愈率.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PLT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转手术治疗率、内科治愈率分别为5.13%、94.8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改善微循环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邓敏;董家科;陈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静脉溶栓联合脑保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高原地区采用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B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A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用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后28d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但A组患者下降更明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上升,但A组患者上升更显著.结论: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小亚;何小平;张民;孙天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腹膜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是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骨化三醇常规剂量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透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治疗腹膜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下手术两种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效果比较构建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行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138例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膝关节肿胀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灌注流量、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肿胀几率2例(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6.67%),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膝关节肿胀的几率.

    作者:于东伟;李丽娟;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食管癌经胸入路切除术56例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

    目的:分析经胸入路切除术治疗食管癌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经胸入路切徐术的食管癌患者56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以随机数字分组法为依据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8例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而另2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优,2组对比数据均(P<0.05).结论:经胸入路切除术治疗食管癌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效果确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缪传香;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3±3.1)min,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6±3.4) min,对照组与观察组接受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种类与发生率均多于观察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接收脑卒中患者期间,对其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快速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AO特殊钢板治疗近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评估及研究

    目的:探究A0特殊钢板治疗近关节骨折的实际效果.方法:选用前来该院治疗近关节骨折的90名患者作为受试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AO特殊钢板治疗方式.其中,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56例,应用动力髋螺钉予以固定.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14例,使用髁钢板以及动力髁螺钉予以固定.Pilon骨折患者12例,使用1/3环形腓骨钢板以及三叶蓿形支持钢板予以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例,使用T形支持钢板进行固定.结果:通过对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时长10个月,股骨粗隆间、髁上与髁间骨折以及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与手术完成后3个月至4个月愈合,12例患者当中,6例Plion骨折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于6个月后恢复,4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至3个月之间便已痊愈.所有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关节恢复状况良好.结论:AO特殊钢板有利于近关节骨折治疗工作,固定效果优秀,具有临床意义与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振;梁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实验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与术毕阶段实验组患儿MAP、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P<0.05).结论:针对小儿麻醉过程中,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且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宋宇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

    目的:对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诊断中行CT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2014年03月至2016年03月进入本院的胰腺囊性病变确诊患者作对象,随机抽选89例进行重点分析,选择CT方案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诊断结果深入观察.结果:89例患者接受CT检查后,发现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共82例,符合率92.12% (82/89) (P >0.05),且CT方案对于假性囊肿患者的符合率达到100.00% (36/36).结论:临床诊断胰腺囊性病变时,选择CT方案符合率较高,可精准辨别假性囊肿,可推广.

    作者:谢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问在该院60名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管理,对研究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临床护理操作评分为(89.07±5.02)分、(83.48±5.82)分,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76.34±6.63)分、(74.04±7.94)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治疗总有效率(97.00%)与对照组护理人员(65.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彭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9例患者,一组为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进行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程度(91.83%)大于对照组(67.3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问题的产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丛晓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共25例,收治时问在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CT及MR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价值.结果:在CT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表现为斑片状的钙化灶且有高密度肿块分布,或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夹杂在颅内;在MR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表现为T1WI有等高或稍低信号,且T2WI有不均匀但稍高信号,在经过增强扫描后,其肿瘤表现呈现轻、中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的诊断影像学表现中,均具有典型的特征性,有较强的诊断鉴别价值,且该种疾病大多发病在侧脑室内的前中部或室间孔附近,临床医师可以借助CT和MR诊断的方式开展诊治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董家科;邓敏;陈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