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桐睿
目的:观察及分析针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并观察血压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为9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病例数一致的研究组、参照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案.结果:通过针对相关指标(总体治疗有效率、血压的改善情况)的对比,同参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优势均更加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压结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1年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健予;何春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粘膜出血率、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甄新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将该院呼吸内科从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173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性护理组86例和针对性护理组87例.常规性护理组进行的护理是呼吸内科的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是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的有助于恢复的针对性护理.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7% (76/87),常规性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3%(63/86).两组对比差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试验,并对结果的科学判断,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行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发现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可以进行临床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所选患者均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在88%,并发症为10%.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可观.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用动脉夹夹紧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灌注,24小时后分别检测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计算肾脏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GSH值以及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则SCr、BUN、GSH值及肾脏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芒果苷可以降低小鼠血清SCr、BUN、GSH值及肾脏指数,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荣耀;江佳珍;罗栩文;胡陈加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儿童泪囊炎采用泪道冲洗联合探通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该院门诊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泪囊炎患儿91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泪道冲洗联合探通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1例患儿中,共100只患眼,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91只眼一次探通治愈,占91%,7只眼二次探通治愈,占7%,共98只眼治愈,占98%,且随访3~6个月,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泪道冲洗联合探通术治疗儿童泪囊炎中,能够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梗患者中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合理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此次以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心梗接受治疗的患者作对象,随机抽选68例进行对照,其中基础组中33例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研究组中35例则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再观察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内均无死亡患者,基础组满意度78.79% (26/33),研究组是97.14% (34/35),(P<0.05),且两组焦虑症状评分(SAS)、抑郁症状评分(SDS)对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通过落实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除了能防止死亡问题出现外,还能改善机体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同时提升其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并进行送检,检验血液当中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的含量和血清胆碱酶活性,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患者,同时肝硬化组患者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显著,可以作为肝组织损伤程度的评定方式,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星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护理,两组患者的在护理后对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和阅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和阅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杰;赵英凯;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使用饮食护理后对其体重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共10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饮食护理,将两组患儿的平均体重、护理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体重为(7.8 ±1.8)kg,明显高于对照组[(6.6±1.6)kg,t=4.315,P=0.00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x2=8.961,P=0.011].结论:在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儿体重的下降率,保证患儿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个合理的就医与护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外科护理,在医疗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文章就以外科护理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外科护理的发展现状,同时根据具体发展现状重点说明现阶段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外科护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作者:邓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在发病期间,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上神经功能缺失.临床患病类型可以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腔隙性梗死、进展型卒中和完全性卒中等,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着患者生命安全.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情况,可造成患者偏瘫、偏盲、失语现象,或是造成患者死亡,危害性较大.由此,本文主要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思路和进展进行综述,针对这一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深入分析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机制,客观阐述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思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雅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疾病患者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同时开展液体复苏临床治疗处置,观察比较本组患者在接受液体复苏治疗前后的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PVRI)、左心室每搏工作指数(LVSWI),以及右心室每搏工作指数(RVSWI)等血流动力学生理参数项目.结果:接受液体复苏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室每搏工作指数(LVSWI),以及右心室每搏工作指数(RVSWI)均显著提高,而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PVRI)显著降低,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书术中液体复苏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生理指标项目发生显著改善,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宁选波;王大勇;张彦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为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行中药草薢渗湿汤加减方予以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符中柱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湿热下注型肛周炎患者60例参与研究,均行中药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症状指数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有效率为81.67%.结论:符中柱教授应用草薢渗湿汤加减方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冷羽;李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对痛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到我院救治的痛风患者共7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 =38例,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常规组(n=34例,施以一般护理),对两组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进行对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4.74%、焦虑量表评分(-10±0.8)分、抑郁量表评分(-11±1.3)分、疼痛率10.53%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2.5)分、(-5±2.4)分、76.47%、41.18% (P <0.05).结论:在痛风患者治疗期间,对其施以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护理依从性,改善其消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护理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48例行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护理观察组和护理对照组,每组人数24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对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同护理对照组相比,护理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FNA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该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柔性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0.12±2.43)d和住院费用(7 658.34±132.43)元均低于对照组(15.76±2.87)d、(10436.46±155.78)元,且实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67±0.45)分高于对照组(3.12±0.76)分,同时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的护理差错(1.67%)和投诉率(1.67%)均低于对照组(10.0%)、(13.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护理差错和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临床状况、护理有效性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后患者临床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运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和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姬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对儿童错颌畸形患儿早期进行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3例儿童错颌畸形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53例患儿中,乳前牙反颌4例,第一乳磨牙早失5例,第二乳磨牙早失13例,埋伏牙3例,个别牙扭转10例、牙间隙宽5例、前牙拥挤5例、深覆合4例、开颌4例,其发生时间多为6-12岁.经2-18个月的矫治,53例患儿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下颌发育导向均恢复正常,对于口腔习惯不良者得到破处,均达到了Ⅰ类骨面型.结论:对儿童错颌畸形患儿早期进行矫治,十分必要,不仅帮助患儿恢复口腔正常的发育环境,阻断引起牙颌畸形的不良因素,恢复牙颌的发育导向,同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