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研究

希国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血液灌流,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成效.方法:选择该院62例肾性骨病患者,按照1:1的方式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31例实施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31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90.32% VS 74.19%),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PTH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柔性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该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柔性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0.12±2.43)d和住院费用(7 658.34±132.43)元均低于对照组(15.76±2.87)d、(10436.46±155.78)元,且实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67±0.45)分高于对照组(3.12±0.76)分,同时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的护理差错(1.67%)和投诉率(1.67%)均低于对照组(10.0%)、(13.3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护理差错和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为痔疮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6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6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痔疮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中医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耿佶;邱允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实验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与术毕阶段实验组患儿MAP、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P<0.05).结论:针对小儿麻醉过程中,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且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宋宇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108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真菌感染以老年人多见,占71.30%,主要分布在ICU(35.19%)、呼吸内科(18.52%)和老年病科(9.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位,占65.0%,泌尿道感染居第二位,占18.33%;70%的真菌感染患者大多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108位患者全部使用过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病原菌分布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占75.00%;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唑类等敏感性高>95%,非白假丝酵母菌<90%.结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主.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长期大量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原菌检测和耐药监测等工作,降低真菌感染率.

    作者:马宏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食管癌经胸入路切除术56例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

    目的:分析经胸入路切除术治疗食管癌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经胸入路切徐术的食管癌患者56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以随机数字分组法为依据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8例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而另2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优,2组对比数据均(P<0.05).结论:经胸入路切除术治疗食管癌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效果确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缪传香;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实施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实施.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股骨远端骨折病人11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体温恢复、肿胀消退、疼痛缓解、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显著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6.36%与对照组60.00%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5.45%明显低于对照组32.73% (P <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病人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满意度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临床试验分析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腹外疝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给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修补手术给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4.7%,P<0.05).结论:腹外疝患者使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给予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屈国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维A联合α-2b干扰素注射液对顽固多发性扁平疣115例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顽固多发性扁平疣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顽固多发性扁平疣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85例采取阿维A治疗,研究组115例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随访1年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多发性扁平疣患者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谢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护理,两组患者的在护理后对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和阅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和阅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杰;赵英凯;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在基层检验科的应用

    目的:讨论如何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在基层检验科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1月期间该院进行治疗的800名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显微镜检验技术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检验方法对红细胞形态检验结果及与肾脏病理的符合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肾小球血尿检出率为81.25%,明显高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67.5%,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检验技术是基层检验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检验工作环节,积极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的应用,促进科学、规范化显微镜检验,对提升医学形态学检验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奂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有关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个合理的就医与护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外科护理,在医疗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文章就以外科护理为主要的着力点,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外科护理的发展现状,同时根据具体发展现状重点说明现阶段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外科护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作者:邓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产科接受治疗的4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子宫填塞纱布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治疗产后出血产妇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张书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果.方法:随机抽选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院接受治疗的72例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随机将7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组糖尿病病人进行常规教育模式,给予观察组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人在控制血糖含量明显比对照组有效(P<0.05).观察组病人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使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以效的改善病人护理质量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周晓兰;淘秀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味温经汤方治疗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血清免疫抗体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加味温经汤方应用在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中的血清免疫抗体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治疗的92例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温经汤方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9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温经汤方治疗肾虚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受孕机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作者:王香辉;李国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芒果苷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用动脉夹夹紧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灌注,24小时后分别检测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计算肾脏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GSH值以及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则SCr、BUN、GSH值及肾脏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芒果苷可以降低小鼠血清SCr、BUN、GSH值及肾脏指数,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荣耀;江佳珍;罗栩文;胡陈加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共25例,收治时问在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CT及MR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价值.结果:在CT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表现为斑片状的钙化灶且有高密度肿块分布,或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夹杂在颅内;在MR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表现为T1WI有等高或稍低信号,且T2WI有不均匀但稍高信号,在经过增强扫描后,其肿瘤表现呈现轻、中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的诊断影像学表现中,均具有典型的特征性,有较强的诊断鉴别价值,且该种疾病大多发病在侧脑室内的前中部或室间孔附近,临床医师可以借助CT和MR诊断的方式开展诊治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董家科;邓敏;陈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影响

    目的:评价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并局部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少于对照组,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荣昶;何金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在寻求向信息化方向,而医院作为对信息化要求较高的单位之一,因此更加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信息化的现代服务技术,医院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公开与展示以及财务管理等均能高效的进行工作.但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缺少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建设进程系统不完善以及规划方案不成熟等.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策略.

    作者:陈一夫;邓睿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收治的124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上升.124例患者中,76例在24h内得到完全纠正,2例昏迷时间超过4h,治疗后8~10 h得以苏醒,2例轻微痴呆,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1.61%.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复杂,对患者血糖严格检测,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莉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王丽玲;车燕丽;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