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策

陈一夫;邓睿刚

关键词:医院, 信恩化建设, 对策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在寻求向信息化方向,而医院作为对信息化要求较高的单位之一,因此更加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信息化的现代服务技术,医院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公开与展示以及财务管理等均能高效的进行工作.但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缺少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建设进程系统不完善以及规划方案不成熟等.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策略.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比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的77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利福喷丁组,同时选取早期采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的67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利福平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利福喷丁组患者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症总吸收率等显著高于利福平组(P<0.05);利福喷丁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福平组(P>0.05).结论:利福平和利福喷丁均是治疗肺结核的常用药物,然而利福喷丁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均优于利福平.

    作者:冯才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家庭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家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家庭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体质量以及动脉压平均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体化家庭护理实施,有利于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梁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老年病人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评析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的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44例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细菌清除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3例(7.5%)发生坠积性肺炎,对照组有15例(37.5%)发生坠积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是(9.35±3.64)d,对照组住院时间是(11.52±4.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7.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梅;李凤利;侯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分别为(6.77±1.32)d和(3.65±0.67)h,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给予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针对性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晓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临床状况、护理有效性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后患者临床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运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和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姬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内科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内科护理中管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取得的显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科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108例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满意度为93%,患者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患者满意度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不仅提高护理的质量,还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为之后的医院护理提供更有利条件.

    作者:何衍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51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4.27±1.53) mg/L,尿糖值为(3.43±0.2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8±0.88) mg/L、(1.96±0.1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刘志艳;周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河州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红河州某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结核相关态度行为持有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红河州红河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体知晓率为55.19%,其中对结核病诊疗免费机构知晓率27.09%、结核病减免治疗政策知晓率17.39%、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8.48%.当同学、室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91.3%的学生会劝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治疗,如果自己得了结核病87.79%的学生会直接或委婉提醒周围的同学去医院检查.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主要通过广播、电视(62.22%),其次是报刊杂志(51.11%)、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40.22%),78.01%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结核病宣传活动.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开展以结核病防治为主题的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防治结核病相关生活习惯和行为.

    作者:杨水波;郭继丰;李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重度痤疮68例仙方活命饮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并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数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无明显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仙方活命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环;毕静文;罗球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观察肝血管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海东市平安区职工体检(包括离退休人员)超声诊断为肝血管瘤的140例患者,将其诊断结果做简要分析,并通过超声的定期随访,观察肝血管瘤的生长情况.结果:140例肝血管瘤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0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32例,肝右叶58例,单发90例,右叶多发36例,左右叶都发病14例,病灶直径约0.5 ~4.0 cm.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120例,中低回声20例.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肝血管瘤具有经济、价廉、简便的特点,反复检查,随访观察病灶大小变化,可作为肝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香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腹部切口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75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剃毛,观察组有80例患者,患者都不剃毛,对两组患者手术前皮肤的损伤情况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有23例发生了皮肤损伤,观察组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有4例发生感染,观察组有3例发生感染.结论:不剃毛的备皮方法更加安全可靠,可以防止皮肤发生损伤,而且降低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吉博;曾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110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用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确诊106(96.36%)例,误诊4(3.64%)例.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7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性护理之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配合程度、负面情绪状态改善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患者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得到了有效保证,建议临床使用.

    作者:李艳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用于长期住院患者预防便秘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便秘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长期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通过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便秘症状的人数、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便秘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例,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龙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接受诊治的危重患者548例,54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急诊危重患者470例,470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方式进行抢求护理,对对照组的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方式.两组急诊危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已被记录,对其临床抢求成功率和患者护士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分析的结果可知,在抢救成功率方面,实验组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求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危重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患者护士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急诊危重患者患者护士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急诊危重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当中,采取全程护理模式,对在急诊危重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抢救成功率更大,较为安全,且护士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治疗危险,降低了护理风险,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伍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试析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试析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肿瘤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接受护理干预后2、4周及出院时的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00%),并且前者的焦虑情况优于后者,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司明明;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连续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连续护理对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随机分组,各自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外连续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用GQOL-74量表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与GQOL-7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继续采取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苏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抽取70例,数字法分成两组:35例综合护理观察组,35例基础护理对照组,统计惠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4.3%、77.1%,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综合护理作用突出,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景志健;柴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R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这项研究包括60例存在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功率多普勒成像检测量前列腺癌患者RI水平.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RI水平与空腹血糖、前列腺体积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与吸烟有关.结论: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和吸烟显著相关.

    作者:刘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