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分析

赵磊;张洪芹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损伤, X线检查,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查体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综合检查证实.结果:观察组检查正确率为97.5% (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 (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可较准确地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关节脱位或骨折症状,有很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药物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82例哺乳期的效果.结果:149例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孕囊样组织排出,7~ 10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腔内内膜样回声.27例排出孕囊样组织后7~10天复查提示药流不全后行清宫术.5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当天未排出与囊样组织,予行负压吸引术.结论: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手术完成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不同程度感染1人,对照组发生6人,并发症发生率2.50%与1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减少感染人数,更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丽莎;张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C14呼气试验结果均呈阳性,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82例,患者行四联疗法,用药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对照组82例,患者行常规三联疗法,用药克拉霉素、甲硝唑、泮托拉唑.对比观察两组Hp根除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疗法,且患者用药未明显加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宗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

    目的:研究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收治疗的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分析,并且分作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回访观察,全部用脑血管药物常规治疗,对康复组20例病人采取康复治疗.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疗效显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促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丁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氨溴索,然后具体的记录和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的比较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对照组患者30例其有效率为76.66%,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通过统计学处理,两个小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也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有效的利用氨溴索加入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法推拿治疗四肢关节伤筋中的疗效观察

    该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共收入四肢关节伤筋患者150例,肩部伤筋23例,肘部伤筋16例,腕与手部伤筋27例,髋部伤筋11例,踝部与足部伤筋48例,膝部伤筋25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推拿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愈83例,显效46例,有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因此,手法推拿对于四肢关节伤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关节损伤的修复,值得医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顾华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一个月和两个月进行两次效果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和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取某一时间段该院接收到准备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6例.均分2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抢救方法和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评估病情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观察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期间,实行急诊护理模式,对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与病情评估的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面有着促进性的作用,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闫荣;杨爱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老年病人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评析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的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44例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细菌清除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AO特殊钢板治疗近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评估及研究

    目的:探究A0特殊钢板治疗近关节骨折的实际效果.方法:选用前来该院治疗近关节骨折的90名患者作为受试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AO特殊钢板治疗方式.其中,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56例,应用动力髋螺钉予以固定.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14例,使用髁钢板以及动力髁螺钉予以固定.Pilon骨折患者12例,使用1/3环形腓骨钢板以及三叶蓿形支持钢板予以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例,使用T形支持钢板进行固定.结果:通过对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时长10个月,股骨粗隆间、髁上与髁间骨折以及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与手术完成后3个月至4个月愈合,12例患者当中,6例Plion骨折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于6个月后恢复,4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至3个月之间便已痊愈.所有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关节恢复状况良好.结论:AO特殊钢板有利于近关节骨折治疗工作,固定效果优秀,具有临床意义与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振;梁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门诊流程优化的对策研究

    目的:为了科学处理门诊患者的就诊流程,避免“看病难”状况的出现,完善各个科室的就诊流程.方法:本文从门诊现状、就诊流程优化重要作用以及优化思路等内容做出研究,着重探讨了门诊流程优化的对策.结果:门诊流程优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针对细节,减少不同流程所需时间以及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结论:就诊手续得到显著简化,才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俞娅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例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案分析

    目的:对一例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该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的治疗,对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该患者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结论:依据指南的指导并遵循个体化原则,促进和优化临床合理用药,以提高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耿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86名护理学院专科护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手术室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进而促进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博;陈利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门诊480例新鲜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测定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尿沉渣镜检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尿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阳性率为41.04%,红细胞阳性率为39.79%;尿沉渣镜检测定白细胞阳性率为45.83%,红细胞阳性率为34.1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尿液,其结果存有差异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尿干化学法不能完全代替尿沉渣镜检进行检测,应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与处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处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在7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当中,67例患者接受抗凝和溶栓治疗,3例患者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切除术治疗.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97.1%.治疗6个月后,以上患者均治疗痊愈.结论:加强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其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药房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的实践探讨

    目的:比较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目标性选择该院收治的患者350例,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前的患者有154例,管理后196例,重点针对治疗过程中高危药品使用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高危药品管理问题的出现情况.结果:管理前高危药品的滥用和错用发生率(3.25%)均明显高于多于管理后(0.51%);管理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9.74%)显著高于管理后(1.53%);加强管理后,高危药品放置不规范、过期药品不撤柜等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高危药品滥用错用的使用率,减少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改善疾病恢复预后.

    作者:周银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体会

    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作为关键性的教学内容,其带教成效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要点,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陈世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跟骨骨折患者86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分析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99%.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预防处理,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薛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9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前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总有效率为94.57%,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