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老年病人的治疗价值评析

郑钱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老年病人
摘要:目的:评析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的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44例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细菌清除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抑郁平均分数值和焦虑平均分数值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手术完成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不同程度感染1人,对照组发生6人,并发症发生率2.50%与1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减少感染人数,更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丽莎;张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实施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实施.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股骨远端骨折病人11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体温恢复、肿胀消退、疼痛缓解、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显著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6.36%与对照组60.00%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5.45%明显低于对照组32.73% (P <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病人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满意度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验

    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性也给予了更多重视.为保证居民用水安全,必须要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检验.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方法,希望有助于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

    作者:崔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饮食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病体重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使用饮食护理后对其体重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共10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饮食护理,将两组患儿的平均体重、护理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体重为(7.8 ±1.8)kg,明显高于对照组[(6.6±1.6)kg,t=4.315,P=0.00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x2=8.961,P=0.011].结论:在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儿体重的下降率,保证患儿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单独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为81.0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5.11,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差异(x2=3.41,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口干和便秘,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便秘、恶心呕吐.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和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该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参照组,实验组昏迷持续时间、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改善情况显著(P<0.05).结论:将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应用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其仙;何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对在开放甲状腺上手术中运用传统方法和超声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该院同一时期收治的所有需要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行超声刀手术治疗,为B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开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比B组患者少,A组患者手术时间比B组患者短(P<0.05).A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庞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社区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中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枉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 ~2014年间江苏启东吕四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各类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病例各50例.观察组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诊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家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社区家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对家庭护理服务模式非常满意的共41人,对护理服务模式比较满意的共8人,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模式非常满意的共28人,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共有12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模式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2.0%,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家庭护理策略,效率高,针对性强,对提高我国社区医疗护理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值得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应用.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评价集束化干预措施应用至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进入该院ICU行人工气道的患者中,筛选68例进行研究,予以随机分组:33例基础组施以一般护理,35例分析组则施以集束化干预,客观对照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基础组33例机械通气总耗时(13.33±4.96)d,35例分析组(8.59±2.87)d,(P<0.05);同时两组入住ICU总时间、并发症状况等对照,同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ICU内行人工气道的患者,通过施以集束化干预,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总时间以及入住ICU总时间,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形成几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蒋建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天麻素注射液对脑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脑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8例脑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有效的提高脑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覃显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联合组的治疗满意度、E2与F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范海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临床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成效.方法:选择该院62例肾性骨病患者,按照1:1的方式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31例实施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31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90.32% VS 74.19%),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PTH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希国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治疗的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程组和一般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在全程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血糖控制状况和疾病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前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血糖控制状况比较均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全程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糖控制状况均优于一般组(P<0.05),疾病治疗依从率为95.1%,高于一般组的82.0%(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廖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并进行送检,检验血液当中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的含量和血清胆碱酶活性,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患者,同时肝硬化组患者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显著,可以作为肝组织损伤程度的评定方式,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星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王丽玲;车燕丽;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中的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探讨.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9.1%,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住院时间、不合理运用抗生素以及动静脉插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马兵兵;李雪莲;邱荣强;付小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对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近一年咨询记录共850例,患者向药师咨抗感染类药物和药物副作用的问题居多,咨询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完善及发挥自身的价值,不仅提高了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树立了药师良好的形象和宣传医院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唐佳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剖析大隐静脉曲张运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的效果.方法: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该科接收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A、B两组各30例.A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B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剥脱术.分析两组病情变化,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结果:A组复发率为3.33%,B组为16.67%.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115.0±12.2) min、下床活动时间为(6.9±1.5)h、住院时间为(4.1±1.2)d,B组分别为(126.7±15.4) min、(10.5±2.8)h、(7.4±1.9)d.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合理加用点式剥脱术,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改善手术时间等治疗指标.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手术室护理中整体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10191台手术中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提升患儿在术后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姚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