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李英

关键词:依从性, 治疗, 小儿肠炎, 个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 12月收治的430例肠炎患儿,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治疗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为95.81%,常规组为76.28%,P<0.05.结论:对肠炎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利于痰病的治疗与护理,值得实践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30日期间在该院进行了健康体检的60例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脂肪肝、肾结石、肝囊肿等症发病率较高.其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其次子宫肌瘤、胆囊息肉等疾病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论:腹部超声能够对腹部疾病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是诊断脂肪肝等疾病的重要检测方式,应广泛应用在健康体检中.

    作者:张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集的致病菌株1 501株,均应用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与K-B纸片琼脂扩散法,探析细菌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共计分离1 50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78株(31.8%),革兰阴性菌1 023株(68.2%);对菌株类型划分,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5% (23/1 501),金黄色葡萄球菌9.5%(142/1501),绿假单胞菌5.7% (85/1 501),大肠埃希菌39.4%(592/1 501),不动杆菌3.2% (49/1 501),克雷伯菌17.4% (261/1 501),变形杆菌属2.4%(36/1 501),肠球菌20.9%(313/1 501).结论:在临床汇总需加强各级标本细菌耐药性及药敏感检测,分析总结不同病症特点及病原菌抗药趋势,结合病患实际状态进行合理控制抗生素用药,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增加治疗效果.

    作者:刘竞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所致心电图变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398例颅脑外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为本组患者高压氧予以治疗,并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结果:39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患者259例,经高压氧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者214例(82.6%).其中枕部伤177例,心电图改变128例(72.3%),颞部伤196例,心电图改变121例(61.7%),两组心电图改变10例(40%).枕、颞部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高于脑干受伤患者伤后心电图改变.结论: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心电图情况恢复正常.

    作者:张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药品质量与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直接的联系.近几年,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管理后,在生产方面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但药房药品拆零调配的过程中,药品质量依然存在问题.怎样确保拆零药品质量,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现对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应对策予以阐述.

    作者:万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影响

    目的:评价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并局部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少于对照组,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荣昶;何金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全面组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胆结石取净率;护理满意评分、取石过程焦虑评分、取石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全面组患者胆结石取净率高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护理满意评分、取石过程焦虑评分、取石后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全面组生存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胆结石取净率和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谭朝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评价集束化干预措施应用至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进入该院ICU行人工气道的患者中,筛选68例进行研究,予以随机分组:33例基础组施以一般护理,35例分析组则施以集束化干预,客观对照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基础组33例机械通气总耗时(13.33±4.96)d,35例分析组(8.59±2.87)d,(P<0.05);同时两组入住ICU总时间、并发症状况等对照,同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ICU内行人工气道的患者,通过施以集束化干预,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总时间以及入住ICU总时间,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形成几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蒋建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自100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非陈旧性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检测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均高于B组;缺血性T波、损伤性ST段上升发生率低于B组;坏死性Q波方面A组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采取心电图诊断,特异性较高,但是准确度和敏感度相对较低,应用价值一般.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4%,且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下腰痛(JOA)、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本组患者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为14.5%.结论: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班剑;林龙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使用影响新月体肾炎肾小球趋化因子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新月体肾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给予对其肾小球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新月体肾炎患者,采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治疗后,对于患者的肾小球趋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CD68、MCP-1、MIP-1α均出现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1β有一定改善,但是改善情况并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新月体肾炎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干预,以改善患者情况.

    作者:夏保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其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七氟醚麻醉,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采用4分量表进行评估患儿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结果:300例患儿发生躁动15例,占比5.00%;躁动患儿出现静脉输液、滑脱1例,切口包扎脱落、出血1例,不良后果发生率为13.33%.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主要与年龄、术前焦虑以及陌生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以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事件发生率.

    作者:佘本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体会

    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作为关键性的教学内容,其带教成效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要点,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陈世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临床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衰竭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受到护理模式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该院的2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30例.研究组使用个性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心理状态和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均要比对照组优秀,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接收个性护理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比较明显.

    作者:赵妍;丁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9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前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总有效率为94.57%,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导致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提高对ICU医院感染的防护能力.方法:对该院ICU病房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8例ICU病人进行观察,记录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病人总感染率21.23‰,病人日呼吸器相关肺部感染率15.42‰,病人日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4.46‰,病人日动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2.08‰,平均住ICU的天数(ALOS)调整病人日总感染率0.83‰,病人平均病情严重(ASIS)调整病人日总感染率8.77‰.结论:ICU病人的医院感染率高,主要表现为呼吸器引起的肺部感染、导尿管引起的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加强对呼吸机的管理,做好导尿管、动脉插管的技术操作及全面护理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健全减少意外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章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应用展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程序实施完毕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比之前均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患者的提高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即护理措施实施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52.8±56.8)分与(256.5±46.9)分,护理实施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01.8±32.8)分与(135.8±55.6)分,差异显著(P<0.05);而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时候,观察组患者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江明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重庆市二级医院院前急救资源合理配置的思考

    通过长安医院2005年至2016年院前急救数据分析对比,探讨重庆市二级医院院前急救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完善重庆院前急救网络提供支持.

    作者:陈依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对PFNA术后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护理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48例行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护理观察组和护理对照组,每组人数24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对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同护理对照组相比,护理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FNA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正常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顺产致婴儿锁骨骨折的预防措施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6932例顺产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顺产2 641人,剖4 281人,记录了其中发生婴儿锁骨骨折的情况,统计得出骨折患儿18例,占到总体数量的0.68%.并对发生骨折胎儿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基础来探讨如何有效的预防顺产过程中的婴儿锁骨骨折问题.结果表明,顺产出现的婴儿锁骨骨折与难产,高龄产妇及巨大儿等因素有关,以下将结合这些问题对如何有效预防顺产过程中的婴儿骨折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潘富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