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彭玉琴

关键词:分层次管理, 临床护理, 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问在该院60名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管理,对研究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临床护理操作评分为(89.07±5.02)分、(83.48±5.82)分,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76.34±6.63)分、(74.04±7.94)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治疗总有效率(97.00%)与对照组护理人员(65.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效果较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不规则出血产生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

    目的: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关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30例,时间为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改善情况.结果:2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疗效的提高.

    作者:魏银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CT、MRI影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CT、MRI影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均经病理学确诊,均采用CT、MRI检查,对比CT、MRI影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特征.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RI诊断总符合率为94.67%明显高于CT诊断总符合率为81.33%,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明显作用,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在临床中通常采用CT、MRI联合使用方法,以便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宫喜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早期接受护理干预与为接受护理干预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评价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并比较各维度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恐怖、睡眠、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评分略偏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意识增强,提高康复积极性.

    作者:代茂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5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HSP并发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患儿,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51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均禁食,均使用糖皮质激素、钙剂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下消化道出血使用肠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使用胃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患儿均达均临床治愈.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通过早期认识、早期治疗及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蔡丽;赵韦;吕静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在寻求向信息化方向,而医院作为对信息化要求较高的单位之一,因此更加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信息化的现代服务技术,医院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公开与展示以及财务管理等均能高效的进行工作.但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缺少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建设进程系统不完善以及规划方案不成熟等.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策略.

    作者:陈一夫;邓睿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全部患者均遵医嘱用药,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88.63%,常规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61.36%,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良好控制患者血压,对此,临床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的饮食护理干预.

    作者:关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护长的综合素质与科室发展的关系

    消毒供应中心护长的素质高低是医院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减少手术后感染率的重要保证.护长的工作职责在于科室管理,管理的艺术是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本文就护长的职业态度,文化层次,专业水平,个人品质决定了科室的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陈道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待产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10 mg地西泮,实验组静脉注射80 mg间苯三酚,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分娩方式.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分娩方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程活跃期使用间苯三酚可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宫颈水肿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研究分析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治疗,并倡导患者增加身体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这美康,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患者均在口服3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在患者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体重指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率.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体重指数等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和体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二甲双关联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并降低患者体重指数,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翁聪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用于长期住院患者预防便秘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便秘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长期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通过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便秘症状的人数、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便秘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例,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龙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03年2月至2014年2月时间段内感染性新生儿肺炎病例48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本组患儿在治疗中痊愈44例,占91.66%,好转4例,占8.33%.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典型,非特异性的症状比较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当侧重于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李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尘肺病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调查其临床资料,按照尘肺病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呼吸困难、咳痰、咳嗽以及胸痛是尘肺病主要临床特点,从尘肺病临床特点出发,实施了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等.结论:有效护理尘肺病患者,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以及心理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王志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实验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与术毕阶段实验组患儿MAP、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P<0.05).结论:针对小儿麻醉过程中,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且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宋宇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静脉溶栓联合脑保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高原地区采用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B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A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用尿激酶治疗.治疗前、后28d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但A组患者下降更明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上升,但A组患者上升更显著.结论:依达拉奉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小亚;何小平;张民;孙天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药品质量与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直接的联系.近几年,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管理后,在生产方面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但药房药品拆零调配的过程中,药品质量依然存在问题.怎样确保拆零药品质量,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现对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应对策予以阐述.

    作者:万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蜂蜜洗米水预防乳汁淤积疼痛

    目的:探讨口服蜂蜜洗米水预防乳汁淤积疼痛的疗效.方法: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及90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以热毛巾外敷乳房,指导按需哺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蜂蜜洗米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蜂蜜洗米水可以疏通乳腺管、散结、镇痛,能预防乳汁淤积疼痛.

    作者:王柳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临床状况、护理有效性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后患者临床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运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和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姬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术前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22例右下腹痛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22均经手术治疗证实,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阑尾单纯性肿胀7例;显示阑尾粪石11例;显示阑尾周围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未清晰显示阑尾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可做出正确诊断,对右下腹痛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的诊断中可定性和定位,了解阑尾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对外科医生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以及在术中快速寻找阑尾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作者:张全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对PFNA术后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护理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48例行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护理观察组和护理对照组,每组人数24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对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同护理对照组相比,护理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FNA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并进行送检,检验血液当中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的含量和血清胆碱酶活性,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患者,同时肝硬化组患者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显著,可以作为肝组织损伤程度的评定方式,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星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