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兰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对痛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到我院救治的痛风患者共7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 =38例,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常规组(n=34例,施以一般护理),对两组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进行对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4.74%、焦虑量表评分(-10±0.8)分、抑郁量表评分(-11±1.3)分、疼痛率10.53%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2.5)分、(-5±2.4)分、76.47%、41.18% (P <0.05).结论:在痛风患者治疗期间,对其施以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护理依从性,改善其消极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尹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早期未实现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80例未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比较两组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Ⅰ(TnI)等含量,测定两组的射血分数和左室容积变化指数等.结果:治疗3d后,实验组CK-MB和TnI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一周后,实验组LVEF提高明显,LVEDVI和LVESVI较对照组低,且有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于未灌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升心功能,减缓心室重构,增加有效治疗率,效果明显.
作者:梁廷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细节护理对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挑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所收治7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血透科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当中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运用到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可以较好控制治疗当中并发症出现概率,大可能地降低病症带给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士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手术完成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不同程度感染1人,对照组发生6人,并发症发生率2.50%与1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减少感染人数,更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丽莎;张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瘫痪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 <0.05,但两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炎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2001年到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与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当中其全部存在着右下腹疼痛以及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右腰部疼痛乃至于出现肛门坠胀感,其中有8例出现了发烧症状,并且经过身体检查发现4例存在着腹肌紧张,触诊发现右下腹存在压痛感.本组18例患者采用泌尿系统B超检查进行诊断其均为右输尿管结石,因此采取了抗菌消炎与止痛的治疗方式或者采取了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在经过治疗后腹部疼痛并没有因此而缓解,因此怀疑其可能为阑尾炎,经过普外科会诊确认其阑尾炎病情,转入普外进行手术,术后腹痛缓解在手术创口愈合后出院.结论: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可能会同时出现,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应当考虑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解释并存的可能性,并且对其增加认识从而减少漏诊.
作者:王联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目标性选择该院收治的患者350例,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前的患者有154例,管理后196例,重点针对治疗过程中高危药品使用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高危药品管理问题的出现情况.结果:管理前高危药品的滥用和错用发生率(3.25%)均明显高于多于管理后(0.51%);管理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9.74%)显著高于管理后(1.53%);加强管理后,高危药品放置不规范、过期药品不撤柜等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高危药品滥用错用的使用率,减少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改善疾病恢复预后.
作者:周银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探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倍他乐克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胸比等临床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王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对快速康复护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大大降低了手术应激、促进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徐漫;王立新;左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南京市某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提高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2006-2015年肺结核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00例,年均发病率为38.73/10万,男女比例为2.66:1(P <0.01),患者主要集中在45~岁组至75~岁组间,占总体的76.33%;发病率在25~岁组达一个小高峰,35~岁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患者以离退休、工人、农民、家务及待业者为主,学生肺结核患者占3.11%;因病就诊患者占患者总数的71.22%.结论:近10年该区肺结核发病率有一定的下降,肺结核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应加强各部门协作,加强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干预与管理,高度重视学生肺结核疫情.
作者:江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尿毒症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状态,还能大大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一共分为四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使用火制,第二组使用水制,第三组使用修制,第四组使用水火共制,通过患者服用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比较患者的药物效果,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结果:患者服用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后,对患者病症的总有效率高于90%.四个组别的患者对比,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使用中药的过程中,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基本上都能够保持药效.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的1临床资料,且其均已实施相关手术,且正在进行化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采取常规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采用对应的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措施.比较两组患者2个疗程后的各项指标,并就其化疗的完成状况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按时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化疗中,采用中医药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或者控制毒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各项指标更加稳定,帮助化疗完成,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实验组接受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简单地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造成护理人员压力大,离职意愿高,严重阻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文章阐述了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护理管理人性化的几点措施.
作者:高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ICU工作的62例护士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压力大部分为中等水平.其中ICU护士压力来源与学历、年龄关系不大,耳语而与护龄有直接的联系.结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设施配备,将医疗器械噪声降到小有助于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ICU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董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髓机选取实施转运交接管理前3 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3 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转运交接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艾灸、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在周围性面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周围性面谈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艾灸、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述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能够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应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陈有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在牙周正畸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牙周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牙周治疗,实验组3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BI,PLI,GI等指数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SBI,PH,G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常规进行正畸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高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来该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4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24例,采用中药熏蒸,两组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统计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以及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司马璞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