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李艳琼

关键词:个体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7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性护理之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配合程度、负面情绪状态改善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患者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得到了有效保证,建议临床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

    目的:研究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收治疗的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分析,并且分作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回访观察,全部用脑血管药物常规治疗,对康复组20例病人采取康复治疗.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疗效显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促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丁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03年2月至2014年2月时间段内感染性新生儿肺炎病例48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本组患儿在治疗中痊愈44例,占91.66%,好转4例,占8.33%.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典型,非特异性的症状比较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当侧重于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李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对在开放甲状腺上手术中运用传统方法和超声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该院同一时期收治的所有需要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行超声刀手术治疗,为B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开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比B组患者少,A组患者手术时间比B组患者短(P<0.05).A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庞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体酮胶囊对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该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共68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黄体酮胶囊)与对照组(孕康口服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4.1% (32/34)、76.5%(26/34),差异显著(P<0.05);两组止血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苏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评价我院妊娠期和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患者50例哺乳期患者,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总结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临床常用药物.结果: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在抗菌药物、镇静剂抗抑郁药物、降压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和胃肠道药物等临床常用药物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的临床用药中,医师和药师要明确按照药物分级标准掌握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根据患者的生理变化及药理特征严格把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袁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正常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来该院就医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采用普通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探究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毋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术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等手术一般治疗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为2.22%,优于对照组的15.56%.结论: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术前术后的优质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童会;刘明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对受检者采血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对受检者采血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检验科的150份血液标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分别给予肘部静脉和手指末梢两种方式进行采血,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受检者WBC值为(5.8±4.3)109/L、RBC值为(3.7±0.6)1012/L、HCT为(0.4±0.2)、HGB值为(114±8)g/L、PLT为(217±8.9)109/L、MCHC值为(321±16)g/L,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更加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部静脉采血结果更加趋近于正常值,值得临床广泛实施和推广.

    作者:钟光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糖控制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呼衰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气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6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无创通气的基础上给予血糖控制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及PaO2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揭患者实施血糖控制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和呼吸阻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代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肺炎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

    重症肺炎起病急、发展快、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临床资料我们平常所说的机械通气治疗一般是指利用通气机械对肺炎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详细的说,就是通过对病患的呼吸道进行相应的股东,在对病灶进行湿化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的利用机械进行操作,对其进行吸痰.在2012到2014这三年之间,我科接受了重症肺炎患者一共12例.而这些病患的肺炎病是非常严重的,这对治疗的难度相对有所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有8位病患已经成功脱离了呼吸机,不幸的是仍然有两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病情突发而死亡,剩下的患者因为自身经济条件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放弃了治疗.

    作者:孙兰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其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七氟醚麻醉,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采用4分量表进行评估患儿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结果:300例患儿发生躁动15例,占比5.00%;躁动患儿出现静脉输液、滑脱1例,切口包扎脱落、出血1例,不良后果发生率为13.33%.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主要与年龄、术前焦虑以及陌生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以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事件发生率.

    作者:佘本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重度痤疮68例仙方活命饮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并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数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无明显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仙方活命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环;毕静文;罗球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取某一时间段该院接收到准备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6例.均分2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抢救方法和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评估病情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观察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期间,实行急诊护理模式,对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与病情评估的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面有着促进性的作用,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闫荣;杨爱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王丽玲;车燕丽;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86名护理学院专科护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手术室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进而促进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博;陈利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所选患者均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在88%,并发症为10%.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可观.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2)两组护理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作者: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110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用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确诊106(96.36%)例,误诊4(3.64%)例.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门诊480例新鲜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测定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尿沉渣镜检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尿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阳性率为41.04%,红细胞阳性率为39.79%;尿沉渣镜检测定白细胞阳性率为45.83%,红细胞阳性率为34.1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尿液,其结果存有差异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尿干化学法不能完全代替尿沉渣镜检进行检测,应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