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护理探讨

吴林;何凤;王阿雷

关键词:小儿,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术后造瘘口,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两组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结果:(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术后造瘘口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造瘘口附近皮肤状况.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51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4.27±1.53) mg/L,尿糖值为(3.43±0.2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8±0.88) mg/L、(1.96±0.1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刘志艳;周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出血导致近25%的老年患者出现中风症状.因此,除了医生的治疗,改善预后的护理方法也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毛莹;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产生自杀倾向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度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5例,给予观察组氟西汀联合奥氮平,对照组单纯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抑郁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HAMD得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3d后SSIOS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HAMD开始下降(P<0.05),治疗1 w后SSIOS开始下降(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能够更快的发挥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虹;隋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共25例,收治时问在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CT及MR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价值.结果:在CT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表现为斑片状的钙化灶且有高密度肿块分布,或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夹杂在颅内;在MR诊断中,中枢神经细胞瘤表现为T1WI有等高或稍低信号,且T2WI有不均匀但稍高信号,在经过增强扫描后,其肿瘤表现呈现轻、中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的诊断影像学表现中,均具有典型的特征性,有较强的诊断鉴别价值,且该种疾病大多发病在侧脑室内的前中部或室间孔附近,临床医师可以借助CT和MR诊断的方式开展诊治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董家科;邓敏;陈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观察并统计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收治的肺炎继发腹泻患儿5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屠云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对在开放甲状腺上手术中运用传统方法和超声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在该院同一时期收治的所有需要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行超声刀手术治疗,为B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开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比B组患者少,A组患者手术时间比B组患者短(P<0.05).A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庞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C14呼气试验结果均呈阳性,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82例,患者行四联疗法,用药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对照组82例,患者行常规三联疗法,用药克拉霉素、甲硝唑、泮托拉唑.对比观察两组Hp根除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根除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疗法,且患者用药未明显加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宗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盲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泄肝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曾锦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道不规则出血产生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

    目的: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关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30例,时间为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改善情况.结果:2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疗效的提高.

    作者:魏银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4 ~2016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法,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病理积分高于观察组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蔚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血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上关于降脂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合理用药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开出的800张降血脂处方,对处方中降脂药的药理特征、使用剂量、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以及选择性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是门诊中为常用的三种降脂药.本院在这三类药物的使用上较为合理,大多是根据患者病情与症状给予了合理应用,其中49例(6.1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消化道反应(16例,36.25%)、血小板减少(18例,36.73%)、肝脏损伤(6例,12.25%)、多尿(9例,18.37%),这些不良反应均在停药、调整用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后消失.各降脂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等于1,所以临床用药比较合理.结论:虽然当前降脂药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过敏史、禁忌症等资料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药物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王丽玲;车燕丽;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高症产妇母婴结局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妊高症产妇对改善母婴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妊高症孕妇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48例/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列为观察组,统计两组产妇妊娠的母婴结局,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母婴结局中胎儿窘迫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孕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应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改善其母婴结局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接受护理干预的干预组2组,护理后评估2组的疼痛程度,并统计2组乳房畅通率、乳房硬结率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乳房畅通率以及乳房硬结率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乳房胀痛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乳房胀痛程度、对保持乳房畅通、减少乳房硬结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潘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良灌肠法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在灌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对灌肠患者行改良灌肠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16例灌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灌肠和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改良灌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肠道准备质量以及清洁灌肠所需次数.结果:实验组灌肠所需次数、黏膜损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肠道准备质量良好为56例(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2.41%),P<0.05].结论:对灌肠患者行改良灌肠法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灌肠次数、黏膜的损伤程度.

    作者:陈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的1临床资料,且其均已实施相关手术,且正在进行化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采取常规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采用对应的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措施.比较两组患者2个疗程后的各项指标,并就其化疗的完成状况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按时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化疗中,采用中医药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或者控制毒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各项指标更加稳定,帮助化疗完成,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像素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像素激光在治疗面部痤疮瘢痕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使用像素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皮损个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皮损个数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w、4w、8w平均皮损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像素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华;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免疫工作在现代临床上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多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免疫建议均属于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关键内容,对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应当有效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使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得以更好开展,为更好进行疾病临床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白桐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全面组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胆结石取净率;护理满意评分、取石过程焦虑评分、取石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全面组患者胆结石取净率高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护理满意评分、取石过程焦虑评分、取石后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全面组生存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胆结石取净率和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谭朝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维A联合α-2b干扰素注射液对顽固多发性扁平疣115例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顽固多发性扁平疣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顽固多发性扁平疣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85例采取阿维A治疗,研究组115例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随访1年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多发性扁平疣患者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谢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