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莹;石艳
目的:探究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3例ICU患者,采用单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卧床时间、静脉采血次数、镇静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23例患者中年龄≥65岁患者比例显著多于其他年龄(P<0.05);卧床时间≥7d的患者比例显著多于<7 d(P<0.05);每日静脉采血≥10次患者比例显著多于< 10次(P<0.05);镇静药物使用患者比例显著多于未使用患者(P<0.05);机械通气时间<72 h的患者患者比例显著多于≥72 h(P <0.05).结论:年龄,卧床时间、静脉采血次数、镇静药物使用及机械脱失时间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开展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溶栓药物护理等,减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刘婧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作为临床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在(16.4±3.7)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在(10.1±2.1)d,对此,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长于研究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水平、护理态度、护理流程及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加快病症康复速度,使护理工作发挥大作用.
作者:文华;陈万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小儿尘螨变应性哮喘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尘螨变应性哮喘鼻炎患儿,将患儿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免疫治疗基础上,再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安全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局部过敏反应(3.33%)、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率(1.67%)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在实施免疫治疗的尘螨变应性哮喘鼻炎患儿中效果显著,可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田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新月体肾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给予对其肾小球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新月体肾炎患者,采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治疗后,对于患者的肾小球趋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CD68、MCP-1、MIP-1α均出现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1β有一定改善,但是改善情况并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新月体肾炎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联合干预,以改善患者情况.
作者:夏保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粘膜出血率、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甄新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服蜂蜜洗米水预防乳汁淤积疼痛的疗效.方法: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及90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以热毛巾外敷乳房,指导按需哺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蜂蜜洗米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蜂蜜洗米水可以疏通乳腺管、散结、镇痛,能预防乳汁淤积疼痛.
作者:王柳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国际交换生项目做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不断摸索、改革和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前景光明.高等院校中有意愿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逐年增多,项目形式多种多样.
作者:刘婧姝;高睿;金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对该院产科2011 ~2015年期间收治的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特殊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体会.结果:通过尽心而且合理的护理,所有产妇均顺利生产并且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做到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准确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陆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剖析大隐静脉曲张运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的效果.方法: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该科接收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A、B两组各30例.A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B组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剥脱术.分析两组病情变化,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结果:A组复发率为3.33%,B组为16.67%.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115.0±12.2) min、下床活动时间为(6.9±1.5)h、住院时间为(4.1±1.2)d,B组分别为(126.7±15.4) min、(10.5±2.8)h、(7.4±1.9)d.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合理加用点式剥脱术,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改善手术时间等治疗指标.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前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总有效率为94.57%,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2)两组护理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作者: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体重相关疾病及其护理干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受体检人员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健康人群的体重指数和相关疾病实施分析和总结,并对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指数变化和各种疾病之间有重要的关联性,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
作者:陈叶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当中抽取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颈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贤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 (P <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冠心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并进行送检,检验血液当中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的含量和血清胆碱酶活性,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患者,同时肝硬化组患者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显著,可以作为肝组织损伤程度的评定方式,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星相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按工种分组护理模式应用于三级医院应对大规模成批伤员急救的效果.方法:根据突发情况临时调整救护流程,按工神将护理组进行分组护理,分别分为协调床位组、预检分诊组、伤员信息收集组、重症抢救组等,按照工作类型分组快速对伤员进行护理救治工作.结果:44例伤员在按工种分组护理中及时得到相应救治.24 h内抢救成功率100%,护理工作准确完成率100%.结论:按工种分组护理应用于烧伤科突发大规模成批伤员救治,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明确护理人员工作目标,提高全程抢救管理的效率和伤员满意度.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7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开展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6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特征,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赵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尼莫地平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尼莫地平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神经功能.
作者:任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糖尿病人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9例糖尿病患者共145颗患牙,使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患牙.结果:145颗患牙平均在6分钟内拔除,术后未出现感染,创口愈合障碍等常见拔牙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创口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对拔牙的恐惧感,可有效用于糖尿病患者拔牙.
作者:袁承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