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扎拉嘎

关键词:消化内科, 细节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了系统性的细节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舒适度和自我护理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0 d、30 d后的疼痛平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95.87±2.14)分高于对照组的(81.54±2.03)分,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责任感(36.78±1.45)分、自我护理技能(41.82±3.24)分、自我护理能力(32.15±2.12)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2.73±1.33)分、(36.88±2.93)分、(24.90±2.05)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经胸入路切除术56例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

    目的:分析经胸入路切除术治疗食管癌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经胸入路切徐术的食管癌患者56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以随机数字分组法为依据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8例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而另2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优,2组对比数据均(P<0.05).结论:经胸入路切除术治疗食管癌予以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效果确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缪传香;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秋季腹泻小儿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其中口服组患者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思密达应用,而灌肠组患者进行思密达灌肠治疗,所有患者随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灌肠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口服组,而灌肠组患者缓解症状所需时间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疗程短,见效快,患者住院时间短,花费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盲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泄肝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泄肝和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曾锦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药物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82例哺乳期的效果.结果:149例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孕囊样组织排出,7~ 10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腔内内膜样回声.27例排出孕囊样组织后7~10天复查提示药流不全后行清宫术.5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当天未排出与囊样组织,予行负压吸引术.结论: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讨论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该院曾收集的86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血液标准分为两组,分男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血液标准制作成溶血标本,对两组标本均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会产生很大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溶血现象的发生加强重视,以有效避免出现溶血现象,保证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谢永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03年2月至2014年2月时间段内感染性新生儿肺炎病例48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本组患儿在治疗中痊愈44例,占91.66%,好转4例,占8.33%.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典型,非特异性的症状比较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当侧重于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李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4 ~2016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法,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病理积分高于观察组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蔚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收治的6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37例仅应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PaC02、Pa0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加重期患者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效果,临床确切.

    作者:覃勤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世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体会

    目的:探析对儿童错颌畸形患儿早期进行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3例儿童错颌畸形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53例患儿中,乳前牙反颌4例,第一乳磨牙早失5例,第二乳磨牙早失13例,埋伏牙3例,个别牙扭转10例、牙间隙宽5例、前牙拥挤5例、深覆合4例、开颌4例,其发生时间多为6-12岁.经2-18个月的矫治,53例患儿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下颌发育导向均恢复正常,对于口腔习惯不良者得到破处,均达到了Ⅰ类骨面型.结论:对儿童错颌畸形患儿早期进行矫治,十分必要,不仅帮助患儿恢复口腔正常的发育环境,阻断引起牙颌畸形的不良因素,恢复牙颌的发育导向,同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南京某区2006-2015年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市某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提高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2006-2015年肺结核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00例,年均发病率为38.73/10万,男女比例为2.66:1(P <0.01),患者主要集中在45~岁组至75~岁组间,占总体的76.33%;发病率在25~岁组达一个小高峰,35~岁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患者以离退休、工人、农民、家务及待业者为主,学生肺结核患者占3.11%;因病就诊患者占患者总数的71.22%.结论:近10年该区肺结核发病率有一定的下降,肺结核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应加强各部门协作,加强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干预与管理,高度重视学生肺结核疫情.

    作者:江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RI对比CT诊断膝关节损伤价值分析

    目的:对比CT与MRI对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80例经手术确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先后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方法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MRI诊断总准确率为96.15%,显著高于CT57.14% (P <0.05).MRI对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87%、96.00%、92.31%、97.83%,均明显高于CT的0.00%、72.00%、0.00%、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直观、准确的反应膝关节损伤情况,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静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实验组接受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痰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肛肠手术患者给予术中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对患者提供术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该院的155例肛肠手术患者来分析研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术中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中血压、心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要高一些,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肛肠科手术患者接受术中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对手术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安良;任晓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R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这项研究包括60例存在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功率多普勒成像检测量前列腺癌患者RI水平.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RI水平与空腹血糖、前列腺体积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与吸烟有关.结论: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R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代谢综合征和吸烟显著相关.

    作者:刘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对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主要研究品管圈对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该科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6例)接受品管圈护理;对照组患者(26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问题.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数据后,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对降低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与医院感染率有积极影响,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秦正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利用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对患者实施修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治疗后ODI、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崔宝文;齐宝贵;朱贺全;张文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效果,为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位产后出血治疗的产妇,对她们的病例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对对照组产妇配合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产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健康知识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3%,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对产后出血的产妇是一种科学的、规范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应用效果分析与评定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扩张支气管、镇静、吸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口服;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药物治疗6d.两组患者在治疗6d后进行痰培养,检测细菌清除率,并对两组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定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