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蒙叶宗

关键词:妊娠, 子宫, 分娩
摘要:瘢痕子宫在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引发因素与剖宫产史存在相关性,该疾病主要为剖宫产导致,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也可引发此病.近年来,国家生育政策不断放宽,我国达40%以上的高剖宫产分娩率[1,2],使得临床产科医生正面对更多的产妇,且该类人群均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由此可见,为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不仅使母婴双方健康得以保证,同时使其生命安全得以保证.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表明,只要充分把握阴道试产的指征、严密监护产程变化,瘢痕子宫是可以经阴道分娩的[3].鉴于此,此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遵分娩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现将具体内容进行如下综述.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房头孢类抗菌药的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西药房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开具头孢类抗菌药物处方的相关资料.结果:本次100张处方中47张属于口服型处方,53张针剂型处方,口服型处方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一代头孢类抗菌药物(46.8%)、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40.4%),针剂型处方中应用多的是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52.8%).常用的头孢类抗菌药物DDDs值高的是头孢羟氨苄5.8,头孢呋辛(3.9)、头孢克肟(3.3)的DDDs值也比较高.结论:我院西药房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起点高、用药频度升高等问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作者:袁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展开观察与评价.方法: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87例来该院接受治疗的GDM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大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为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健康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闫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目的:研究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妇幼保健院接收的产妇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11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持续麻醉的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的方法,对比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末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末的镇痛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采用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的方法,在产科分娩镇痛当中,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黄世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该院治疗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将入选患者均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包括普通的日常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的总有效率、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在临床上治疗的总有效率、满意度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效缓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英凯;刘丹丹;孙惠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的研究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调查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ICU工作的62例护士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压力大部分为中等水平.其中ICU护士压力来源与学历、年龄关系不大,耳语而与护龄有直接的联系.结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设施配备,将医疗器械噪声降到小有助于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ICU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董利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早期未实现再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早期未实现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80例未灌注的急性心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比较两组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Ⅰ(TnI)等含量,测定两组的射血分数和左室容积变化指数等.结果:治疗3d后,实验组CK-MB和TnI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一周后,实验组LVEF提高明显,LVEDVI和LVESVI较对照组低,且有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于未灌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升心功能,减缓心室重构,增加有效治疗率,效果明显.

    作者:梁廷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临床试验分析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腹外疝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给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修补手术给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4.7%,P<0.05).结论:腹外疝患者使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给予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屈国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另外择取同时期的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对2组实验对象均予以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对2组实验者的检测结果(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化检验,有肯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指明了方向,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万芳;陈孝进;张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查体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综合检查证实.结果:观察组检查正确率为97.5% (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 (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可较准确地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关节脱位或骨折症状,有很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磊;张洪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30日期间在该院进行了健康体检的60例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脂肪肝、肾结石、肝囊肿等症发病率较高.其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其次子宫肌瘤、胆囊息肉等疾病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论:腹部超声能够对腹部疾病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是诊断脂肪肝等疾病的重要检测方式,应广泛应用在健康体检中.

    作者:张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避孕药具失败原因在育龄妇女的使用分析

    研究避孕药在育龄女性的使用情况,分析避孕药具失败的原因,很多育龄的文化程度较低,掌握避孕知识量较少,所以要加大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和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妇女的避孕意识,减少避孕失败的情况,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所以,本文对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失败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作者:沈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侵蚀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滑膜为主,临床表现以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并伴有晨僵,中晚期患者可出现手指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而发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穴位埋线治疗本病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本文就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会娟;李小兰;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早期接受护理干预与为接受护理干预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评价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并比较各维度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恐怖、睡眠、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评分略偏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意识增强,提高康复积极性.

    作者:代茂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与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炎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对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炎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2001年到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与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当中其全部存在着右下腹疼痛以及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右腰部疼痛乃至于出现肛门坠胀感,其中有8例出现了发烧症状,并且经过身体检查发现4例存在着腹肌紧张,触诊发现右下腹存在压痛感.本组18例患者采用泌尿系统B超检查进行诊断其均为右输尿管结石,因此采取了抗菌消炎与止痛的治疗方式或者采取了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在经过治疗后腹部疼痛并没有因此而缓解,因此怀疑其可能为阑尾炎,经过普外科会诊确认其阑尾炎病情,转入普外进行手术,术后腹痛缓解在手术创口愈合后出院.结论: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可能会同时出现,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应当考虑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解释并存的可能性,并且对其增加认识从而减少漏诊.

    作者:王联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

    目的: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7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禁酒、保肝及对症等治疗,并对所有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本组107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于治疗前,各项临床体征及症状也得到显著缓解.此外,经过为期一年的随访,每日摄入酒精的量为20至409,且饮酒时间在5至10年范围内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其余患者的预后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其中有2例因并发肝癌而死亡.结论:酒精性肝病多发于大量、长期饮酒人群,由于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而临床需展开严密监测,以期尽早发现酒精性肝病,并及时展开治疗,从而充分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孕妇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其对孕期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孕妇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其对孕期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影响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孕妇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采用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后,产妇的孕期营养状况、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能够改善产妇的孕期营养状况,防止并控制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俊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数字化技术在大型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型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病案信息中不但记录了患者住院期间及既往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涵盖了大量的医学成果,因此,病案具有十分重要使用价值.然而,随着大型医院对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严格化,病案数量的日益剧增,病案需求的日益加大,纸质病案的存储及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病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应用病案数字化技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收治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麻黄素抑制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纯音测听的听力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个频率的听力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得到显著的效果,患者听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的1临床资料,且其均已实施相关手术,且正在进行化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采取常规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采用对应的中医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措施.比较两组患者2个疗程后的各项指标,并就其化疗的完成状况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按时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化疗中,采用中医药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或者控制毒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各项指标更加稳定,帮助化疗完成,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法推拿治疗四肢关节伤筋中的疗效观察

    该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共收入四肢关节伤筋患者150例,肩部伤筋23例,肘部伤筋16例,腕与手部伤筋27例,髋部伤筋11例,踝部与足部伤筋48例,膝部伤筋25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推拿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愈83例,显效46例,有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0%.因此,手法推拿对于四肢关节伤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关节损伤的修复,值得医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顾华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