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敷贴疗法联合小青龙汤对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疗效观察

金燕;顾春叶;张桂英

关键词:穴位敷贴, 小青龙汤, 咳嗽病, 疗效
摘要:目的:主要观察穴位敷贴联合小青龙汤对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肺脾气虚型咳嗽患者给予穴位敷贴联合小青龙汤,观察比较干预前后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患者干预后1个月,总有效率为46%;干预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6%.通过3个月的干预,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中生理区域、心理区域、社会区域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0).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小青龙汤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86名护理学院专科护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手术室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进而促进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博;陈利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廷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析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探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倍他乐克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胸比等临床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王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心得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瘫痪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 <0.05,但两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了系统性的细节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舒适度和自我护理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0 d、30 d后的疼痛平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95.87±2.14)分高于对照组的(81.54±2.03)分,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责任感(36.78±1.45)分、自我护理技能(41.82±3.24)分、自我护理能力(32.15±2.12)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2.73±1.33)分、(36.88±2.93)分、(24.90±2.05)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扎拉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糖控制对无创通气治疗COPD呼衰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气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6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无创通气的基础上给予血糖控制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及PaO2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揭患者实施血糖控制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和呼吸阻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代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秋季腹泻小儿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其中口服组患者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思密达应用,而灌肠组患者进行思密达灌肠治疗,所有患者随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灌肠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口服组,而灌肠组患者缓解症状所需时间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疗程短,见效快,患者住院时间短,花费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一个月和两个月进行两次效果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和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马铃薯外敷对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对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 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局部红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61.9%),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应用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红肿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宏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

    我们科主要收治对象是药物中毒的患者,所以了解药物中毒尤其是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护理的体会.百草枯(paraquat),俗称灭草剂,为联吡啶类化合物,白色粉末,不易挥发,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它除草效果极佳.又因该药接触泥土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因其高效环保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该类药物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随着世界农业的发展,百草枯作为节力方便的新兴的除草用品,它的应用也随之增加.但伴随而来的百草枯中毒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大多数是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也可经皮肤和呼吸吸收中毒而致死且致死量很小,有报道[1]称人口服百草枯致死量为30~ 40 mg/kg,根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率高的疾病中,中毒位居第五位,而百草枯中毒占农药中毒死亡率首位.所以百草枯自1962年应用来,以其高死亡率[2]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作者:宋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51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4.27±1.53) mg/L,尿糖值为(3.43±0.2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8±0.88) mg/L、(1.96±0.1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刘志艳;周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护理质量,观察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后,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中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与管理策略探析

    目的:探究手术后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及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为95%.结论:麻醉恢复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减少和预防胃癌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姚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诊治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系指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高于特异的妊娠期参考值上限,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水平在特异的妊娠期参考值范围内.本文主要从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发病原因、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相关激素和抗体的变化、治疗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在该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患者随机选出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凤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108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真菌感染以老年人多见,占71.30%,主要分布在ICU(35.19%)、呼吸内科(18.52%)和老年病科(9.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位,占65.0%,泌尿道感染居第二位,占18.33%;70%的真菌感染患者大多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108位患者全部使用过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病原菌分布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占75.00%;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唑类等敏感性高>95%,非白假丝酵母菌<90%.结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主.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长期大量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原菌检测和耐药监测等工作,降低真菌感染率.

    作者:马宏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单独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为81.0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5.11,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差异(x2=3.41,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口干和便秘,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便秘、恶心呕吐.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跟骨骨折患者86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分析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99%.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预防处理,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薛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药物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82例哺乳期的效果.结果:149例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孕囊样组织排出,7~ 10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腔内内膜样回声.27例排出孕囊样组织后7~10天复查提示药流不全后行清宫术.5例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当天未排出与囊样组织,予行负压吸引术.结论:药物流产用于终止哺乳期早孕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9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前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总有效率为94.57%,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