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胡昌盛;陈倩维
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或脑组织及血浆等组织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明显下降,通过AD模型发现本病患者脑组织内生长抑素神经元的数量减少,通过模型的药物干预实验,能使生长抑素提高,症状得到改善.
作者:谭赛辉;杨剑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正颈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 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1076~0.215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0%,RSD%为1.12%(n=5).结论:该方法专属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正颈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祥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证候是辨证的依据,每个临床表现对多项证素或证型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对于某证素或证型的诊断,各证候所起的作用并不均等.根据病理信息的辨证意义,可将症状区分为必有症、特征症、常见症、一般症、或见症、否定症等.根据证候的不同属性,可拟定各证素所见证候的权重分配,确定各症状对各证型的贡献度.
作者:黄碧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消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本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前列消瘀汤治疗,对照组用坦索罗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8%,对照组为6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NIH-CPSI积分、EPS-WBC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消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
作者:杨邵波;周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文章综述了单味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实验药理研究进展.从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通过降低血脂来抑制AS;抑制炎症反应以抑制AS;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抑制AS;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充分显示了中药在该领域的作用.
作者:王桂棠;蔡光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确诊的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以克拉霉素结合热淋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红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奉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膏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液抗感染配合黄连解毒膏外敷;对照组采用补液抗感染外加西医清创包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连解毒膏治疗烧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运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加塑形镀锌铁夹板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按摩,塑形镀锌铁夹板外固定,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穿矫形鞋综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62例共92只足.结果:92只足中,优:52只;良:35只;可:2只;差:3只,优良率达94.57%.结论:运用中医正骨手法加塑形镀锌铁夹板外固定进行规范化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段雄义;段雄敏;杨寿峨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6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予人工泪液常规点眼,维生素A胶丸口服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益肝肾方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9.1%,治疗组为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泪液常规点眼,维生素A胶丸口服的基础上加用补益肝肾方口服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传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法治疗肺心病急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法拟方内服,10日为1疗程.结果: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结论: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法治疗肺心病急发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4例除不采用中医治疗外,余同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63%,对照组为2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罗耀红;朱惠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治疗I、II级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I、II级糖尿病足病人,采用龙血竭局部外用,同时加强饮食与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龙血竭治疗I、II级糖尿病足伤口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7.2%.结论:龙血竭治疗I、II级糖尿病足伤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捷;陈偶英;夏鹏辉;刘霞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该文从理论上论述了新形势下医院工会在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目的与做法,为工会组织在医院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上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见解与思路.
作者:罗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汤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肾纤三项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降压、抗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肾纤3项、血肌酐值、24 h尿蛋白等指标,并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纤3项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保护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的程度,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刘剑勇;杨芳;范伏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除湿止痒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除湿止痒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硝唑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28例有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除湿止痒汤对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黄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养胃饮合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以养胃饮合吗丁啉治疗;对照组44例用雷尼替丁和吗丁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和疗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饮和吗丁啉合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作者:龙瑛;严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分析目前中药炮制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和直观教学方法,两者灵活应用,以不断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光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大黄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分析其有效成分发生的不同变化,对其药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
作者:朱郁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观音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8例以观音散治疗;对照组92例以硫酸锌口服液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服用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对照组为8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增进、体重增加和头发微量元素Zn、Fe改善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观音散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克丽;谢静;张丽霞;张小利;李红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复方丹参缓释片,并考查其体外释放度.方法:用超临界萃取丹参的有效成分,以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复方丹参缓释片;以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HPMC用量、PVP用量及乙醇浓度3因素对主药体外释放的影响,优化处方工艺,并与普通复方丹参片进行比较.结果:复方丹参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随HPMC的用量增加,缓释作用加强.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缓释片比普通片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片剂外观及可压性良好.
作者:张玉祥;邱蔚芬;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