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耿东方

关键词:脑卒中, 出院计划, 生活能力, 脑部功能
摘要:目的:对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A组、B组,A组给予传统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出院计划模式方案干预,并观察2组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4.51±2.87)分、ADL评分为(90.57±5.24)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54±5.87)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47±6.2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CIK联合化疗对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该院诊断治疗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34例.其中,对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患者采取CIK联合化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B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CIK联合化疗治疗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丹凤;汪锦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02月间该院收治的宫角妊娠患者10例、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患者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并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发现,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患者10例中,超声确诊率为90%,误诊率为10%;宫角妊娠患者10例中,超声确诊率为80%,误诊率率为20%.结论: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通过超声诊断检查,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创接产技术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接产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实施无创接产的产妇298例,根据产妇镇痛的意愿分为观察组16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对照组138例,未采用镇痛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会阴损伤情况、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实施无创接产阴道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分娩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极大降低了女性分娩时的产痛,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降低了阴道裂伤程度及产妇的焦虑程度,且不增加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促进了自然分娩.

    作者:陈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的5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炎康栓阴道给药结合宫颈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随访复发率.结果:58例中,19例治愈(32.7%),显效30例(51.7%),有效6例(10.3%),无效3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郑治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T诊断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优势探析

    目的:研究CT在诊断颅脑外伤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在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出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仅出现3例误诊/漏诊病例.结论:颅脑外伤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利于临床医师明确颅脑外伤的类型、具体部位、病变程度等,从而早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梁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德宏州2014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研究

    目的:了解登革热传播媒介在德宏州的种群和分布情况,为登革热媒介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幼虫孳生地,捕捞幼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电动捕蚊器捕获成蚊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2643户,阳性585户,发现积水容器共54555个,阳性容器875个.布雷图指数(BI)≥5<10的有32个点次,≥10<20的有31个点次,大于等于20的有22个点次.结论:德宏州瑞丽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以埃及伊蚊为主,其余县市以白纹伊蚊为主.

    作者:郭天巧;杨捷;董朝良;江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7.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81.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胆外科围手术期中施行个性化护理策略,能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缩短术后的恢复时间,有效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年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全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干预前)和离院前(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积极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有助于患者糖尿病认知水平提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曹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的疗效及康复锻炼的意义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的治疗效果及其康复锻炼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43例,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康复锻炼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前后VAS平均评分分别为(5.1±2.3)、(2.9±0.8)分,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升高,差距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平均髋关节Harries评分由治疗前的(32.9±6.8)分上升至(88.4±4.7)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平均髋关节活动度0°上升为(133.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37例,良5例,差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的纾解髋关节疼痛症状、重塑髋关节相关功能,配上相应的康复锻炼,为患者日常活动提供方便,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喆;顾笑哲;孔富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后,治愈55例(70.51%),好转14例(17.95%),无效5例(6.41%),死亡4例(5.13%),总有效率为88.46%.治疗后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总体健康等方面明显好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的认识,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防治效果.

    作者:李晋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和水平更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更多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就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接下来本文就针对我国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对现代社会的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韦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重减轻更少(P<0.05),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更少(P<0.01),另外,患者化疗后,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评分与化疗前相比更低(P<0.01).结论:对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姜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该科接诊的宫外孕病患7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70例病例随机等分成A组和B组.A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B组单用甲氨蝶呤.观察两组血清β-HCG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治愈率.结果:A组治疗后的血清β-HCG水平为(1307.15±152.03)IU/mL,明显比B组的(1741.28±178.62)IU/mL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治愈率为97.14%,明显比B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宫外孕病患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有助于其血清β-HCG水平的降低,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严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学生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心理学中,抑郁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近年来,人群的抑郁时间逐渐延长,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抑郁程度不断加深,严重者导致抑郁症.探讨大学生抑郁相关因素,并为其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贾思侬;谢雪;左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PCNL是治疗肾结石各种手术方式中常用的,已被证实其具有住院时间较短、损伤相对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较开放手术恢复快等优点.然而经皮肾镜取石术仍伴有出血、残留结石、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孙俊杰;郭丰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分析

    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选取收治于该院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患者CT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图样、碎石路样、磨玻璃样、肺实变样、肺间质纤维化等特征,X线表现则为非特异性改变,同时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均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气促以及胸闷等.结论:通过肺部影像能够直观的看出患者肺泡蛋白沉着症状,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及时采用纤支镜下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进行检查,而临床中要与肺出血、肺水肿以及感染等肺部疾病进行鉴别.

    作者:黄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第一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其在日常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透析治疗中采用的是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之后,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其出现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几率较低,且通护理钱相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恢复情况可以发现,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等.

    作者:张力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仪的重要参数与维护要点

    临床上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替代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是血液透析仪,通过血液透析仪将血液中存在的代谢垃圾清除,正常的血液透析仪对于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重视血液透析仪重要参数的控制以及维护,进而为临床质量奠定基础.本文分析的是血液透析仪的重要参数与维护要点.

    作者:沈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接受检查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30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71.54%与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率为94.6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改变类型情况相比在短阵房速、病态窦房综合征、短阵室速、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室性早搏、ST 段改变、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借助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