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炎
目的:初步研究小儿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该科2年内收治的74例烧伤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抵触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烧伤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心理,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志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净化室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该院血液净化室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分析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总结相应的措施;选取我院血液净化室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影响血液净化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玉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损伤高危儿童的一般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早期康复治疗,对这68例脑损伤高危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8例脑损伤高危儿童经康复治疗12个月后,治愈率为66.18%(45例),好转率为30.88%(21例),其早期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06%(66例),而无效仅2例.结论: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肌张力、运动发育以及异常姿势,能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尹鲜桃;靖敏;李博;卫彦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主要研究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84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康复,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及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康复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间歇导尿术)和对照组(行常规留置导尿术),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要求治疗、护理,为期2个月,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尿时间、尿道感染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两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行间歇导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既可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又可以降低尿道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梅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对小儿胃管留置术中胃管的选择,置入的长度、方法及固定进行综述,从而提升小儿胃管留置术的护理质量及增加患儿舒适度.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4年10月至 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并监测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93.33%)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发作次数,且毒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蔡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胆道手术后带T管病人的护理对策,并对护理方法进行评价,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该院病例40例,均为胆道手术后带T管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加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护理对策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率、非计划拔管率、再次手术率以及疾病认知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术后带T管病人的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效果,能显著降低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优越.
作者:梅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择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60例,且诊断明确,在住院期间有跌倒情况发生.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占所有实验对象的66.67%,女性患者占所有实验对象的33.33%,查阅他们所有人的病例以及护理记录之后,确定为跌倒.所有数据结果皆应用统计学处理,分析得出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并且针对高危因素提出相关对策.结果:所选患者在>70岁的共计11人,60~70岁的共计38人,50~60岁的11人,其中没有发生过跌倒的49人,占总人数的81.8%,发生过跌倒的11人,占总人数的18.2%.结论:神经患者发生跌倒的频率较高,导致跌倒的原因主要在于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6%明显要高于对比组77.8%,数据差异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缓解率82.2%好于对比组77.8%,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有较高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该方法可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戚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改进前,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941例,改进后,2016年1月~2016年10月,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005例.结果:改进后心血管事件、其他内科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延迟出院率、转ICU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强化持续质量改进明显改善了心内科患者的预后,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作者:呙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为对照组产妇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深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研究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泌乳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和母乳的喂养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剖宫产产妇为产妇,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妇术后的康复,提高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能够使产妇更好的母乳喂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禹彩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于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助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3.9%>54.3%)相对更高,而剖宫产率(10.9%<30.4%)相对更低.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7.98±1.41)h<(12.02±2.19)h]、术中出血量[(109.26±31.74)ml<(162.36±49.85)ml]、SAS评分[(43.27±6.54)分<(50.18±5.63)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高龄产妇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回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妇科炎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药物吸收率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升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比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8例喉癌患者手术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0.43±5.33)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88.63±5.23)分,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喉癌患者手术后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越;李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评估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门诊输液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且能增强门诊输液护理效果,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华;张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大黄、芒硝粉在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行剖宫产术后出现术口脂肪液化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大黄芒硝粉剂外敷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术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粉治疗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疗效肯定,可促进术口的愈合,缩短术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饮食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希望能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出60例,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第二组30例患者采取饮食管理,第一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第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0%,第一组的总有效率是63.3%;第二组并发症发生机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饮食管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和护理之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该院2014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30例PDD患者,使用日本光电4418K型脑电图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在30例患者中,患者脑电图表现α波前移/泛化有5例、α波不对称有4例、α波慢化有4例、额区θ波增加有7例、正常图形有10例,异常率为66.67%.脑电图异常和患者年龄以及病程有关,和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迟缓等方面,而针对PDD患者脑电图其主要表现为α波前移/泛化、α波不对称、α波慢化、额区θ波增加等方面.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纵膈气肿疾病诊断过程中,分析螺旋CT以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例纵膈气肿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纵膈气肿患者临床实施螺旋CT检查以及实施三维重建检查,终对获得的诊断结果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通过对所有纵膈气肿患者完成CT诊断后发现,患者的纵膈气肿表现为线条状或者表现为片状透亮影,临床通过实施HRCT诊断后发现,患者的气肿主要表现为气体密度影的情况,此外通过气体勾画的纵膈结构获得充分显示.结论:临床通过对所有纵膈气肿患者实施X线检查,对于表现出早期纵膈气肿的患者,较易表现出漏诊的情况,临床通过对患者实施螺旋CT诊断以及实施三维重建检查,针对患者表现出的早期纵膈气肿可以加以有效明确,终可以获得明显诊断结果,从而为纵膈气肿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卢秋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