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大小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局部疼痛的影响

胡虹

关键词:胰岛素, 笔用针头, 局部疼痛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大小的胰岛素笔用针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直射之后,对患者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共200例用采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组各100例[1].首先,由我院护士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大小注射针注射,并在3 d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并对针头型号调换后采用相同方式再次进行评估.之后两组患者在家应用所学方法进行自行注射.两组首先都采用31G×5 mm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胰岛素,在半年后,观察组则采取32G×4 mm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结果在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的使用感受,以及局部疼痛感受.结论 观察组患者在应用32G×4 mm的笔用针头注射后,局部疼痛感得到了减轻.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并根据情况确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为其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96例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出现的临床症状,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96例患者中,出现损伤性并发症 45 例、出血性并发症 42 例、感染性并发症9例;经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简单术手术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二次手术治疗后,并发症患者均能康复出院,且治愈率为100%.结论:腹腔镜手术一定程度上易发生感染,因此掌握手术适应症非常重要,手术操作应严格准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寸凤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在呼吸心跳骤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75例.参照组行常规急救治疗,研究组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67例(89.33%)显著高于常规组52例(69.33%),研究组发生医疗纠纷几率4例(5.33%)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16.00%),P<0.05].结论: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行移动ICU院内急救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强化免疫在麻疹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强化免疫在麻疹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本地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80例麻疹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强化免疫预防麻疹的效果.结果:本地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麻疹患者,其中男54例(67.5%),女26例(32.5%),年龄分布:<1岁组为13例(16.3%)、2~14岁组为39例(48.7%),≥15岁组为28例(35.0%).以2~14岁麻疹患者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本地患者进行了强化免疫,发现2014~2015年间(30.0%)麻疹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2013年间(70.0%)未实施强化免疫患者麻疹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可以有效的控制麻疹发病率,值得提倡.

    作者:唐建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的新研究进展

    通过汇总之前各界的研究成果,分析痔的发病机理和原因,并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适应症、手术要点、围手术期治疗及该术式的优点进行分析,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资料数据.

    作者:伍文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摄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患慢性支气管炎的300例老年患者,以数字随机法的形式将300例老人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复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手段后,对照组150例患者显效果42例、有效61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68.6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显效93例,有效4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6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例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满意人数为145例,患者满意度为96.66%,对照组150例患者经护理后满意人数为121例,患者满意度为80.6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社区护理人员应多对慢性支气管炎知识进行健康宣教,提升社区老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与开腹宫外孕手术比较探讨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与开腹宫外孕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共2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服宫外孕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明显,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卫跃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行一般治疗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患儿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50例,患儿行阿奇霉素持续注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阿奇霉素持续注射治疗比较,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浦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希望能够丰富相关理论和具备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就诊的难治性心衰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给予前者硝普钠治疗,给予后者新活素治疗,对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5.0%,B组总有效率为95.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组及B组组内、组间BN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LVEDd、LVEF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8%、8.4%,两组不良反应率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和新活素都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病情,但新活素在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优于硝普钠,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比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8例喉癌患者手术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0.43±5.33)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88.63±5.23)分,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喉癌患者手术后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越;李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应用的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西药房管理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应用的意义.方法:观察医院西药房管理,分析中药品合理分配和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前后,药房出错率和患者满意率的情况.从而了解改进的临床意义.结果:医药方管理药品合理分配和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前,药房出错率为2.64%,患者满意度为83.75%;医药方管理药品合理分配和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后,药房出错率为0.92%,患者满意度为97.69%,改进后的出错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医院的医药管理中,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的改进,能够减少药房的出错率,提高患者拿药时的满意度,对提高西药房管理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

    在临床医学上,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常指的是下肢的深静脉尤其是腓肠肌部位的静脉血栓部位.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血液疏通方面的障碍,这就会导致患者因此而出现一些诸如肿胀、疼痛等现状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临床的妇产科,这成为妇产患者在手术后经常遇见的一种症状.为此,本文就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并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进行探究,为临床妇产科在治疗该病症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朝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中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肝癌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郝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声信息治疗仪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声信息治疗仪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接受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声信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信息治疗仪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突出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采用动态增强MRI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治疗的3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RA组,另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和MRI平扫,观察各种MRI异常征象,并对其早期RA的诊断值进行分析.结果:早期RA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后与对照组相比,ERmax值明显较高,Slopemax值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滑膜厚度RA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动态增强MRI检验能够对充分了解患者关节炎的发展状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全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囊性子宫腺肌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

    囊性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病灶较大的异位内膜组织及血性液体的妇科病症,是子宫腺肌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本文主要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林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TH和β2-MG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TH和β2-MG的影响,研究相关的疗效.方法:完整收集7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按照收治顺序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40例)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结果:经检测与分析,与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的血清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β2-MG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β2-MG水平与前相仿.治疗后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确切,在清除患者体内血清PTH、β2-MG水平方面可以获得较之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崟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护理

    目的:对于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内,在我院放射治疗科150例PICC 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并总结预防护理方面的经验.结果:150消消失.结论:PICC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心理辅导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第一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其在日常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透析治疗中采用的是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之后,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其出现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几率较低,且通护理钱相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恢复情况可以发现,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等.

    作者:张力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间歇性导尿及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及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康复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间歇导尿术)和对照组(行常规留置导尿术),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要求治疗、护理,为期2个月,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尿时间、尿道感染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两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行间歇导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既可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又可以降低尿道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梅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外科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急诊外科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进行创伤救治的患者110例,对观察在急诊外科中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对急诊外科的满意程度.结果:110例患者均给予适当护理,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止血夹板固定治疗.20例患者接受镇静治疗,其余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气管切开18例,气管插管17例,深静脉穿刺术28例.穿刺成功率约87.2%.结论:急诊外科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加强临床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方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