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勇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肺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不明原因肺部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证实均为肺部病变,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5例.电子镜组采取电子支气管镜诊断,CT组则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诊断,对两组诊断不同疾病结果与诊断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CT组与电子镜组诊断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与肺癌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组诊断支气管狭窄要明显低于电子镜组(P<0.05);CT组诊断后存在严重气胸,与电子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肺部病变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有不错价值,但各有利弊,临床诊断可结合二者综合评估.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多出现于急性心肌梗死后14d之内,而且该类疾病的治疗难度明显高于单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柴先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采用动态增强MRI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治疗的3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RA组,另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和MRI平扫,观察各种MRI异常征象,并对其早期RA的诊断值进行分析.结果:早期RA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后与对照组相比,ERmax值明显较高,Slopemax值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滑膜厚度RA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动态增强MRI检验能够对充分了解患者关节炎的发展状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全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手术室实习的护生100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传统带教和角色扮演带教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闭卷考试、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评价.结果:出科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提升手术室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成绩,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黄华;李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协调性以及连续性,从而帮助患者在今后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方法 通过对于文献的参考,采用描述性统计对于结果进行得出.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病患有以上疾病,七成患者在当期就医,五成以上去过两家及其以上的医院,而乡镇方面则治疗效果较差.上级医生将病患推荐给下级医生的只占四成,其中只有四成的下级医生会继续对于已有的诊疗信息进行应用.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院的就诊率上升,但由于当前农村医院的协调性以及连续性较差,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于农村医院的整合.
作者:陈中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急救中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于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 h后临床疗效及动脉血气监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PaO2)、呼吸频率(RR)、静息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23/35).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早期给予无创呼吸机,可以在早期阶段实现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病情好转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基层妇幼卫生工作中保健工作占据了绝大的比例,如何高效率开展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是当今有关管理部门关心的热点话题.本文以目标管理法为切入点,了解其特点,分析目标管理法在基层妇幼保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与作用表现,为基层妇幼卫生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吴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60例患者,先后接受末梢血及静脉血抽血检查,将静脉血数据作为观察组,末梢血数据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式本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WBC(6.89±2.13)×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BC(5.83±1.23)×1012/L、HGB(135.3±15.3)g/L,PLT(200.4±60.3)×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采血方式获得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促使临床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临床建议以静脉血为主.
作者:杨乐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比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8例喉癌患者手术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0.43±5.33)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88.63±5.23)分,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喉癌患者手术后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越;李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癌痛三阶梯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起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所有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癌痛三阶梯的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上来看,采用癌痛三阶梯进行治疗和护理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癌痛三阶梯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文明瑰宝之一,其千百年来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为普遍的中药汤药及丸药的劣势凸现出来,二者无论是便携性方面还是快捷性方面都无法与现代的药物相比,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现代科技将中药制成缓控释微丸从而使得其更加方便携带和服用就成为了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近些年来我国对重要缓控释微丸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对其包衣材料处方和成型工艺两个较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使得我国重要缓控释微丸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本文将对中药缓控释微丸的包衣材料和处方组成与包衣材料成型工艺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作者:李俊霞;白艳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传统推拿法配合牵引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ODI、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庆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帮助急诊危重患者缩短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时间,提高医院质量.
作者:焦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置入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心包积液患者15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国产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通过加强护理,重视术前准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引流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置管引流均获成功.术后心率、血压、呼吸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术后无导管脱位、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置人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是-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丽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于匹多莫德糖浆佳的处方工艺选择以及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运用科学的质量对比试验挑选佳的处方工艺,采用液相色谱法确定主要原料与防腐剂的佳质量,制定在商业化大生产中匹多莫德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后通过动物实验,人体试验,原研药等效性试验以及影响因素试验来证明药物的质量使其适合商业化大生产.结果:确定缓冲剂磷酸二氢钠的处方量为0.45%,防腐剂的处方量为0.039%.实验证明,此处方可以进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成品经影响因素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人体生物等效试验验证符合规定.本次处方所采用的原辅料稳定,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但质量过关,而且造价低廉.结论:试验所得的结果证明,新的处方药效稳定,可以进行正常的商业化生产.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原辅料和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白艳鹤;李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弹响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可能产生损伤的操作步骤,以其减少医源性的损害,提高针刀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方法:对30例弹响拇患者进行针刀治疗.结果:30例经针刀治疗的弹响拇患者一次治愈26例,占87%,二次治愈3例,占10%,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97%.结论:针刀治疗弹响拇在熟悉局部解剖学关系、病理特点及正确操作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斌;李莲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并根据情况确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为其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96例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出现的临床症状,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96例患者中,出现损伤性并发症 45 例、出血性并发症 42 例、感染性并发症9例;经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简单术手术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二次手术治疗后,并发症患者均能康复出院,且治愈率为100%.结论:腹腔镜手术一定程度上易发生感染,因此掌握手术适应症非常重要,手术操作应严格准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寸凤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鼻窦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具有较大差距(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鼻窦炎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魏建丽;任文华;翟冬梅;龙雅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镁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低于治疗组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镁可以作为治疗老年哮喘的首选药物,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缓解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倪高飞;王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