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璋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产检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对照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两组产妇初的分娩方式意向接近,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有剖宫产意象的产妇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变化差异不大(P>0.05).接受分娩方式健康教育的研究组产妇,其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顺铂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癌肿病灶缓解率(82.5%)与对照组(77.5%)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顺铂治疗后,使得治疗效果均明显增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徐振刚;刘江涛;王世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改进前,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941例,改进后,2016年1月~2016年10月,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005例.结果:改进后心血管事件、其他内科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延迟出院率、转ICU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强化持续质量改进明显改善了心内科患者的预后,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作者:呙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症状的治疗进程当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当中接受治疗的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中择取98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则加以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措施,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患者出现轻微的注射位置瘀斑,没有影响治疗进程.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33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脊柱骨转移癌患者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疑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脊柱骨转移癌患者采用手术病理或者CT或者MRI诊断.采用统计学分析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结果:脊柱骨转移癌骨显像表现为:①胸椎多于腰椎且病灶呈圆形或者类圆形;②多椎体异常放射性聚集;③合并脊柱外骨病灶;④恶性肿瘤的病灶部位和病灶数目的位置均不同.结论:不同的恶性肿瘤其脊柱转移癌的病灶数目和脊柱外骨转移部位 有一定差别且脊柱转移癌好发于胸椎.
作者:吴昊;孟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60例患者,先后接受末梢血及静脉血抽血检查,将静脉血数据作为观察组,末梢血数据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式本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WBC(6.89±2.13)×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BC(5.83±1.23)×1012/L、HGB(135.3±15.3)g/L,PLT(200.4±60.3)×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采血方式获得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促使临床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临床建议以静脉血为主.
作者:杨乐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置入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心包积液患者15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国产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通过加强护理,重视术前准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引流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置管引流均获成功.术后心率、血压、呼吸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术后无导管脱位、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置人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是-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丽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缓释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两组心绞痛治疗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丹参多酚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可以减少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
作者:黄一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文章研究的主要方面为,儿童病人在医院期间,较易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间,在医院进行病情医治的1 100名儿童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对儿童病人在医院中较为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研究对象1100名儿童病人,351名儿童病人在医院期间发生感染,34.51%为儿童病人的感染机率.手术和入院的时间周期,医院外的感染和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和使用呼吸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留置胃管,白血病和肺部炎症,癫痫和痉挛症,恶性肿瘤和性别等,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呈现出较为紧密的联系.结论:儿童病人在医院的期间发生感染的机率相对较高,因此应对医院的预防感染的管控不断的加强,同时还要对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感染的意识和依从性进行相应的提升,以此来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余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回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妇科炎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药物吸收率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升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对Graves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Graves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预后状况分成三组,均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测定选择放射免疫法,同时,观察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B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C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组间差异对比(P<0.05),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以及TSH)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成正比,且预后越差.C组与A组和B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Graves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评估Graves病患者临床预后有辅助作用,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兆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主要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5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我院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CHO、TBA、ALB等检测,评价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CHO、TBA、ALB水平等,两组研究对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CHO、TBA、ALB水平明显区别于正常人群,因此可以成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快速确定患者病情,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李万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第一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其在日常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透析治疗中采用的是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之后,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其出现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几率较低,且通护理钱相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恢复情况可以发现,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等.
作者:张力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摄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患慢性支气管炎的300例老年患者,以数字随机法的形式将300例老人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复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手段后,对照组150例患者显效果42例、有效61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68.66%;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显效93例,有效4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6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例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满意人数为145例,患者满意度为96.66%,对照组150例患者经护理后满意人数为121例,患者满意度为80.6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社区护理人员应多对慢性支气管炎知识进行健康宣教,提升社区老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91,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较,评分明显升高(t=2.874,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72.73%,F=11.758,P<0.05).结论:针对耳鼻喉科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马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呼吸机属临床ICU常用急救、生命支持设备,可以此设备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且因呼吸衰竭致死的患者数量亦随之减少.但若呼吸机应用中未能严格管理与维护,则极易引发患者产生诸多潜在性并发症,这亦说明要不断加强呼吸机应用中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呼吸机的应用安全性及临床救治成功率,降低临床风险发生率.
作者:袁华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抽取该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住院的3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发病6~24 h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给予内科组患者实行内科治疗,外科组患者实行外科治疗(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每组各16例,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存活率.结果:经对比,内科组患者的疗效低于外科组患者的疗效,存活率也明显低于外科组患者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来说,实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利大于弊,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瘫痪的概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夏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护理)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按摩理疗法),分析两组营养状态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分级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助于辅助临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并为临床疗效提供保障,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比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8例喉癌患者手术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0.43±5.33)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88.63±5.23)分,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喉癌患者手术后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越;李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6%明显要高于对比组77.8%,数据差异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缓解率82.2%好于对比组77.8%,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有较高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该方法可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戚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