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鑫
目的:探讨患者急性腹痛分诊与护理.方法:回归线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856例急性腹痛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急诊分诊情况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急性腹痛患者分诊与确诊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97.74%.结论:分诊急诊护士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诊判断,可提高腹痛患者分诊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及时准确治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作者:曾镜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康复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消化道出血效果,总结疾病管理经验.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医院共收治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以药物治疗为主,做好呼吸道管理、禁水食、恢复血容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止血成功后带药出院,部分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结果:1例患者止血失败;有效止血时间11~84 h,平均(41.1±15.2)h;住院时间(8.4±2.4)d;72 h后胃酸恢复正常,血红蛋白(110.4±11.2)g/L,高于入院时(95.6±11.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内,复发率7.6%.结论: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消化道出血效果肯定,但也存在失败风险,因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无法明确病因,为预防复发,需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的管理.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用依达拉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该院接诊的74例急性脑梗死病患的病历资料,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74例病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用药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显效率为86.49%,对照组为67.57%.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者应用依达拉奉,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病情进展.
作者:杨海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儿科收治的64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2例,甲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而乙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乙组患者腹胀、心率增快、胃潴留和BDP等指标均优于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比较组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患者,采取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与氨茶碱相似,可明显的改善患者呼吸暂停的状况,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老年性肺炎运用痰热清注射液、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点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接收并救治的66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治疗组(n=33例,以痰热清注射液、左氧氟沙星联合救治),参照组(n=33例,以左氧氟沙星救治),同时观察、比对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救治后,治疗组33例:22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6.97%(32/33);参照组33例:16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有效率72.73%(24/33),两组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胸片改变时长、发热消失时长、啰音消失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性肺炎患者展开救治时,以痰热清注射液、左氧氟沙星联合救治,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缩短患者的胸片改变、发热、啰音等时长,同时还能确保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华明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比较硝普钠与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希望能够丰富相关理论和具备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就诊的难治性心衰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给予前者硝普钠治疗,给予后者新活素治疗,对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5.0%,B组总有效率为95.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组及B组组内、组间BN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LVEDd、LVEF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8%、8.4%,两组不良反应率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和新活素都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病情,但新活素在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优于硝普钠,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置入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心包积液患者15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国产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通过加强护理,重视术前准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引流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置管引流均获成功.术后心率、血压、呼吸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术后无导管脱位、感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置人多侧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是-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丽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于泌尿结石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诊治的泌尿结石205例患者资料,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且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性护理9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于其基础上行舒适护理10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3.20±0.12)d、治疗时间(6.08±0.03)d均比对照组(6.68±2.35)d、(9.26±1.20)d短,且总并发症率1.85%比对照组17.53%低(P<0.05).结论:于泌尿结石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医院人才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日渐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医院重点工作项目.而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企业重要管理项目.本文从当前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入手,对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郝文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后,治愈55例(70.51%),好转14例(17.95%),无效5例(6.41%),死亡4例(5.13%),总有效率为88.46%.治疗后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总体健康等方面明显好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的认识,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防治效果.
作者:李晋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采用动态增强MRI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治疗的3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RA组,另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和MRI平扫,观察各种MRI异常征象,并对其早期RA的诊断值进行分析.结果:早期RA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后与对照组相比,ERmax值明显较高,Slopemax值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滑膜厚度RA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动态增强MRI检验能够对充分了解患者关节炎的发展状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全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净化室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该院血液净化室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分析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总结相应的措施;选取我院血液净化室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影响血液净化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玉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于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内,在我院放射治疗科150例PICC 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并总结预防护理方面的经验.结果:150消消失.结论:PICC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心理辅导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艾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辖区内36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包括180例暗娼和180例男同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成员不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成员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比较两组人员艾滋病防治的效果.结果:接受监控时间内,对照组感染艾滋病的有21例,感染率为11.7%,干预组有3例,感染率为1.7%,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01).接受监控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采用健康宣教方式,对于艾滋病高危人群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并且能够显著降低艾滋病感染率,还能有效提高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只是情况,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去.
作者:解雁茹;张飞;李新平;孟亚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并观察修复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治的42例口腔修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纳入对象一般资料、修复处理类型等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2例(患牙172颗)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缺损牙齿122颗(70.9%),牙齿缺失50颗(29.1%);活动义齿修复32例(76.1%),固定义齿修复10例;随访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老年口腔问题多为牙齿缺损或牙齿缺失,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口腔修复处理来恢复牙齿正常咀嚼功能,其处理方式主要是活动义齿修复,其次是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患者正确保养义齿并注意口腔卫生,能辅助提升修复治疗成功率.
作者:刘粉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产检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对照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两组产妇初的分娩方式意向接近,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有剖宫产意象的产妇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变化差异不大(P>0.05).接受分娩方式健康教育的研究组产妇,其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疾病状况的反跳情况深入分析,同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此次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从中抽选出57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8例对照组予以实施常规护理,而29例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对2组反跳问题发生情况、护理效果等比较.结果:28例对照组有8例(28.57%)病情反跳,29例观察组有1例(3.45%),(P<0.05);予以有效护理后,对照组内治愈率50.00%(14/28),观察组是79.31%(23/29),(P<0.05).结论:对于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临床中除了要加强对其病情反跳问题的有效监护外,还要进行综合护理,通过控制病情反跳频率,以提升其疗效,可推广.
作者:郭秋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分别计数并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流速(Vmean)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则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显著改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较常规治疗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宗书;杜仲林;赖海波;余木生;方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长期失眠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其中医辩证的特点.方法:择取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长期失眠患者组成研究组,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者组成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传导异常发生率、节律异位发生率、心肌肥厚发生率、ST-T改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长期失眠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从中医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调节.
作者:雷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