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延续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满意度、复发的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加入延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概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程龙美;张圆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异菌脲在梨果品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为异菌脲类农药在水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特点,利用梨果品的样本性质和异菌脲类农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根据实际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建立起梨果品中异菌脲农药残留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探讨异菌脲残留与施药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的异菌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在94%~ 108%之间,变异系数在3.2% ~6.5%之间.(2)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半衰期为12天,施药45天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3)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施药浓度越高,梨果样品异菌脲残留量越高,表明施药次数越少,梨果样品异菌脲农药残留量越低.结论: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降解规律,当异菌脲的施药浓度为200 mg/L或300 mg/L时,梨果实长到3 cm大小时(即花谢2周后)首次施药,以后间隔7天施药3次,尚存19 ~21天降解期,此时的梨果实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付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和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为期,共挑选患者43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胃癌,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胃部良性病变患者43例,所得数据记对比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癌胚抗原含量为(37.69±5.37) ng/ml,明显高于对比组(2.18±0.37)ng/ml,同时糖类抗原19-9和甲胎蛋白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研究组患者对比检查结果可见,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分期越晚,其肿瘤标志物检查阳性率越高.结论: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含量较高,且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查基本一致.
作者:王安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PDCA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采取PDCA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进行优化,比较PDCA环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结果:PDCA环应用前,2013年至2014年间该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共出现护理问题152例(11.41%),满意度为87.59%.PDCA环应用后,2014年至2015年间,护理过程中共出现护理问题78例(5.48%),满意度为95.92%.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魏亚男;黄传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进行放化疗治疗肿瘤的患者162例,研究组患者81例,参考组患者81例.参考组患者护理过程选择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情况以及不良症状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知,两组患者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以及不良症状评分状况对比并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症状评分状况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归纳3例长Q-T综合征病人抢救与护理情况.方法:通过疾病知识学习,查阅资料及相关文献,经辩证讨论后引入循证护理方法对病人进行抢救与护理.病人入院后进行常规心电血压监测,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限制陪探视人员,采取循证护理措施.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ICD,术后整理ICD各项指标均为良好,显示已顺利植入,患者临床上相关症状都得以缓解或痊愈.
作者:王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循证药学在临床的用药干预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的不合理现象.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给予药物干预的患者资料,给予其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女性59例,男性41例,所有的案例均有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药师进行循证药学干预,本文则主要分析循证药学在临床具体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方式,并且总结案例的经验和产生的结果.结果:经过分析能够看出,循证药学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整体的药物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药师的整体素质.结论:根据以上得出的结果能够总结出,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良好的用药方案和用药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医疗机构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张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A组,同期选取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并同时予以血常规检测,将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BC(红细胞)为(4.22±0.74)×1012/L、HB(血红蛋白)为(91.44±13.28)g/L、RBC/HB(红细胞/血红蛋白)为0.05±0.03、MCV为(66.14±2.01)fl,RDV为(12.14±1.24)%及MCHC为(276.87±4.29)g/L,均较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BC、HB、RBC/HB、MCV、RDW、MCHC可作为鉴别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的指标,于临床中对贫血患者间的诊断具有显著差异.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息肉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该院接诊的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20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疗效与护理满意率,而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刘爱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长期以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一直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如康复过程较长、治疗费用庞大、后期恢复不显著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习时发现对中风急性期就进行针刺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可能加重其病情及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文将对中风病急性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优势及疗效稍作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折雪妮;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所面对的主要压力来源,进行分析,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方法:采用由李小妹制定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以问卷调查方法在某三甲医院随机抽取1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压力源的主要来源为: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结论:了解临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可以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预防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康春景;高冰;龚兴媛;冉薇;解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三年内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按照麻醉程度不同分为全程吸入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组,将患者全麻手术前、手术后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MMSE)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三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三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三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检查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后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较大,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黄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选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观察组选用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采取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的效果可靠,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中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二孩的到来对独生子女心理、行为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素.因其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本文就大宝个人的气质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家庭、学校、社会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杨静;王功朝;刘月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择选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案进行对症治疗,探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此,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应用中药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使患者病情尽早康复痊愈.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AAD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继发AAD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符合AAD纳入标准者20例,均为住院患儿,年龄5月~11.3岁(平均年龄23.5月),85%(17/20)≤24月,基础疾病:60% (12/20)为重症肺炎,10%(2/20)为外科手术反复住院,25%(5/20)为消化性溃疡,5%(1/20)为下消化道出血合并感染.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使用二代头孢及三代头孢等抗生素,全部患儿在联合使用抗生素住院治疗5~18 d后出现腹泻、腹痛等表现,均伴粘液血便,其中1例大便见典型伪膜排出伴中毒性巨结肠等表现,检查:所有患儿出现症状后均行大便一般细菌涂片检查,均提示不同程度菌群失调,细菌及真菌培养检查未见异常,5% (1/20)例惠儿行结肠镜见典型伪膜性肠炎表现.治疗:所有患儿诊断明确后停用相关抗生素,其中10% (2/20)加用甲硝唑,5% (1/20)甲硝唑联合万古霉素等治疗,所有患儿均治愈.结论:AAD多在应用抗生素后继发,年龄越小发生机率越高,联合使用制酸剂后更容易发生.若出现临床症状,结合简单、快速的大便涂片等检查,能及早发现、治疗.同时必须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AAD的发生.
作者:黄美颖;袁瑞鸿;刘晓芳;吴会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采用安博诺和安博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博维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博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采用安博诺治疗效果更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谢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从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选取了40例进行了研究,均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予以统计.结果:①本组患者有效38例,无效2例,有效率约为95.00%,免疫情况整体改善.②治疗后,15例病情稳定,21例有效,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0%,临床效果显著.③经统计,治疗期间出现8例乏力,3例腹泻,5例恶心,4例头痛、发热和皮疹,2例肝脏损伤.未出现胰腺以及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结论: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莫万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白带常规联合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7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予以分组,按照单双号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86例患者,甲组单独予以生理盐水涂片法显微镜检测,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唾液酸酶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Ⅱ度、Ⅲ度、Ⅳ度清洁度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乙组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与甲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带常规联合唾液酸酶法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性阴道病的检出率,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作者:段剑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功能护理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其优势明显,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家属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苗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