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刚江;何修林;王桂平;蒲拉林
目的:回顾总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注意点,归纳总结临床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间曾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6例,总结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确诊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经正规抗哮喘治疗后,慢性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不典型,容易错诊漏诊.临床中应注意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正规治疗.
作者:覃秀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附睾蛋白4(HE4)和CA125用于卵巢癌诊断中的检验作用,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从该院病例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诊断检验的68例住院患者资料,均为带有肿瘤标志物,通过测定附睾蛋白、CA125等指标情况,对住院患者的2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附睾蛋白和CA125用于肿瘤检测的实际价值.选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确保本次68例患者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采用分组法讨论,卵巢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附睾蛋白4)、盆腔良性疾患组(电化学法发光测定法检测CA125);通过对比,附睾蛋白和CA125检测作用.结果:本次检测显示,HE4检测结果中,卵巢癌组HE4共16例,阳性10例,阳性率62.5%,盆腔良性疾患组HE4共52例,4例阳性,阳性率7.7%;2种检测方案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CA125检测结果中,卵巢组CA125共16例,阳性13例,阳性率81.2%,盆腔良性疾患组CA125共52例,19例阳性,阳性率36.5%: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HE4检测结果明显优于CA125,其用于卵巢癌诊断结果更加明确,若将2种检验方式联合起来,可进一步降低诊断的失误率.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阻塞患者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阻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阻塞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全面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信心,利于慢性肺阻塞患者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云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度窒息新生儿颅脑超生的表现和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5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用颅脑超声对其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加以测定,同时和20例健康新生儿之间作出比对.结果:出生48 h内,在大脑前动脉收缩期或是舒张末期,窒息儿大脑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降低.特别是舒张末期,其血流速度降低程度为突出,相较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上升,相较于对照组同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检测窒息儿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能够对脑损伤作出科学地诊治,使新生儿恢复健康.
作者:黄友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联合用药地塞米松以及芬太尼的效果进行评定.方法:此次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进入该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从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麻醉中均选择联合用药地塞米松以及芬太尼,并对所有患者寒战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80例产妇接受联合用药麻醉后,共有4例(5.00%)出现寒战,其中术中有3例(3.75%),术后有1例(1.25%).此外,有1例(1.25%)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症状,1例(1.25%)出现恶心症状,1例(1.25%)出现呼吸抑制症状,1例(1.25%)出现呕吐症状,1例(1.25%)出现低血压症状.结论:对于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在麻醉中,通过联合用药地塞米松以及芬太尼,不仅可控制术中及术后寒战症状的大量出现,还能对心动过缓症状、恶心症状、呼吸抑制症状、呕吐症状以及低血压症状等有效控制,以保证患者麻醉效果以及剖宫产手术质量,可推广.
作者:钱美娟;崔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ICU室自2016年1~12月收治的22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者有52例(46.85%),平均感染时间为(23.82±4.82)d,对照组患者有80例(72.07%)出现了肺部感染,平均感染时间为为(19.82±3.02)d,相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21%,对照组为27.03%,相对比,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将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周金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分析.方法:将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60例患者作为甲组,诊断为地中海贫血的60例患者作为乙组,另外选取60例健康体检的人作为丙组,给予其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甲组患者的RBC、Hb、MCV以及RDW显著有异于乙组和丙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诊断中采用血常规检测可提高患者的诊断效率,控制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和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为期,共挑选患者43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胃癌,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胃部良性病变患者43例,所得数据记对比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癌胚抗原含量为(37.69±5.37) ng/ml,明显高于对比组(2.18±0.37)ng/ml,同时糖类抗原19-9和甲胎蛋白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研究组患者对比检查结果可见,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分期越晚,其肿瘤标志物检查阳性率越高.结论: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含量较高,且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查基本一致.
作者:王安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异菌脲在梨果品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为异菌脲类农药在水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特点,利用梨果品的样本性质和异菌脲类农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根据实际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建立起梨果品中异菌脲农药残留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探讨异菌脲残留与施药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的异菌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在94%~ 108%之间,变异系数在3.2% ~6.5%之间.(2)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半衰期为12天,施药45天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3)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施药浓度越高,梨果样品异菌脲残留量越高,表明施药次数越少,梨果样品异菌脲农药残留量越低.结论: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降解规律,当异菌脲的施药浓度为200 mg/L或300 mg/L时,梨果实长到3 cm大小时(即花谢2周后)首次施药,以后间隔7天施药3次,尚存19 ~21天降解期,此时的梨果实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付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行良肢位护理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参与此次研究,为本组患者行良肢位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肌痉挛变化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等指标.结果:经过良肢位护理服务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相比护理前有显著改善,同时肌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护理前后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经计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处于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行良肢位护理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以及运动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长期以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一直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如康复过程较长、治疗费用庞大、后期恢复不显著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习时发现对中风急性期就进行针刺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可能加重其病情及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文将对中风病急性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优势及疗效稍作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折雪妮;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和双端全段固定桥在治疗低颌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进入该院治疗的低颌龈径基牙的牙列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双端全段固定桥修复,观察组20例采用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修复,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中的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对于固定桥修复体的美观程度上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固位以及咀嚼功能的数据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咀嚼能力满意度低于对照(P<0.05),对固位满意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良好的修复设计、精确的牙体预备,以及在操作过程中严格的规范标准,可以使得嵌体冠和全冠联合固位的固定桥修复方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运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疗效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来我院就医的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效果上及各项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治疗效果:90.00%、大呼气峰值流速:(92.65±3.35) L/min、咳嗽消失时间:(2.45±1.05)d、哮鸣音消失时间:(2.25±1.10)d、喘息缓解时间:(2.05±1.05)d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显著.结论: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运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作者:邓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由于医院里很大一部分疾病都有一定传染性,所以院内感染预防一直都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贯穿在临床护理整个过程之中.同时医院应该构建完整护理管理的制度,防止发生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本次探讨了供应室洗涤去污的方式,深入研究供应室各项护理措施规范管理方式,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邹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着重于探讨优质护理实施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该院2叭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产后出血VAS评分与血压情况.结果:实验组收缩压为(102.57±7.52) mmHg,舒张压为(78.24±6.15) mmHg,产后出血VAS评分为(21.03±1.76)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2±0.3)分,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提高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也可降低其收缩压、舒张压和产后出血VAS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卢利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对治疗乳腺癌患者因放疗导致放射性肺炎运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乳腺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经放疗治疗后导致放射性肺炎的乳腺癌患者;并按照抽签的形式将58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29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及动脉血氧和指数与患者的肺部阴影比例.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动脉血氧与肺部阴影比例情况平均为(409±41) mmHg、(10.9±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21±27) mmHg、(18±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肺部阴影,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周亚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LP(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其在人体内存在的水平因人而异,主要由个体的遗传决定,与饮食、药物、性别和其他脂质成分没有相关性,apo(a)是一类有着多态性质的糖蛋白,与体内Lp(a)的水平、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近年来影响Lp(a)水平的有关多态性基因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笑庆;奚经巧;孔万仲;朱诗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从该院ICU病房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间收取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中,选取66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满意度等.结果:66例病人接受护理干预后,其耐药菌都已经转阴,其中治疗组34例满意度94.12%(32/34),对照组32例为71.88%(23/32),(P<0.05).结论:对于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而于ICU病房治疗的病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除了能确保其耐药菌及时转阴外,还能防止耐药菌出现扩散问题,以提升病人满意度,保证其安全性,所以可推广.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跟骨髓腔内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88例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设为跟骨髓腔内麻醉组(44例)和硬膜外麻醉组(44例).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采用跟骨髓腔内麻醉法进行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麻醉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的麻醉后维持时间(4.4±1.8)h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2.1±1.3)h,且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08%)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34.0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髓腔内麻醉在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权;孙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采用安博诺和安博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博维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博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采用安博诺治疗效果更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谢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