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目的:静脉输液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的探究.方法:选择143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7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方面数据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中采用优质护理手段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管理,给予试验组患者手术室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时间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并且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曹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相对于常规组,综合组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更高,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效仿.
作者:董淑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急诊患者将人性化理念加入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2016年6 ~ 10月中收治的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中均含有2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服务中应用人性化,收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人性化理念应用到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治疗感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保珠;刘芳;刘恩翠;张守琴;刘海云;张相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前者优于后者,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为68.42%,对比,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来说,要想有效的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患病后给予优质护理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常晓玉;侯万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药物对于传染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合理的分析传染病的各种情况,分析中医医学实际的特殊优势,完善中医治疗效果,积极防治重大疾病.中医药师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通过合理的防治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将针对中医药防治实际的传染病学术因素水平进行思想判断分析,明确实际中医对于传染病变的历史相关因素,对中医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明确中医药在实际防治传染病治疗中的效果.
作者:史长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评价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需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1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优化术后恢复情况,对患者的病症有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徐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0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均为39例患者,参照组单独采用那格列奈治疗,研究组在按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组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FBG、2hPG、HbAlc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盛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4)和参照组(n=34),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鞠思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度窒息新生儿颅脑超生的表现和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5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用颅脑超声对其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加以测定,同时和20例健康新生儿之间作出比对.结果:出生48 h内,在大脑前动脉收缩期或是舒张末期,窒息儿大脑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降低.特别是舒张末期,其血流速度降低程度为突出,相较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上升,相较于对照组同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检测窒息儿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能够对脑损伤作出科学地诊治,使新生儿恢复健康.
作者:黄友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异菌脲在梨果品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为异菌脲类农药在水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特点,利用梨果品的样本性质和异菌脲类农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根据实际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建立起梨果品中异菌脲农药残留的定量测定方法,以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探讨异菌脲残留与施药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的异菌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在94%~ 108%之间,变异系数在3.2% ~6.5%之间.(2)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半衰期为12天,施药45天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3)异菌脲类农药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施药浓度越高,梨果样品异菌脲残留量越高,表明施药次数越少,梨果样品异菌脲农药残留量越低.结论:异菌脲在梨果实中的残留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显著正相关,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降解规律,当异菌脲的施药浓度为200 mg/L或300 mg/L时,梨果实长到3 cm大小时(即花谢2周后)首次施药,以后间隔7天施药3次,尚存19 ~21天降解期,此时的梨果实食用是安全的.
作者:付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顺产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年至2012年10月在该科顺产的10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方法,以期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具体护理措施.结果:103例孕产妇中,3例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过缩宫素注射、子宫按摩后,出血量均获得有效的控制,且无其他产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针对性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作者:钟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小儿116名当成研究对象,全部小儿都在同一时期接种百白破疫苗共3针.并将116名小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接种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其中发热占6.90%,硬结占1.7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8%,其中发热占24.14%,硬结占10.34%.结论:在小儿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前后,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和管理,做好小儿评估工作,合理选择接种位置以及接种深度,能够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良好接种质量.
作者:余兴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膝骨关节炎中应用加味青娥丸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2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组的方式选择计算机表法,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芍药丸,观察组予以加味青娥丸,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2组在实施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分析,2组间形成了明显差异,并且P<0.05,升高了分析价值.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加味青娥丸进行治疗,能够将疼痛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朱建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改造前后时间、形式、内容比较,实行三级查房.发挥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结果:交班时间由原来的1H缩短为45分钟.交接班质量提高,护患满意度得到提高,实习同学满意度得到提高,明确了晨间交接班中的层级活动作用.结论:规范交接班活动流程,落实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向洁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7.78%,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88.89%,观察组患者在包块、胚芽、假孕囊以及卵黄囊和盆腔积液的检出率对比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检测中阴道彩超的诊断符合率及附件区相关情况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彩超,因此阴道彩超适合作为异位妊娠的优选诊断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采用社区医院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对某社区记录实行护理干预,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结果:对糖尿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普通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减少了病情发生的频率,同时也对患有糖尿病的居民有更好的预后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对病情形成有效控制,对防止患者病情发生以及加快糖尿病患者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罗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控制与管理对提高药物配置过程安全性的积极作用.方法:以2016年1~12月我院配置中心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后接手的1126份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为实验组,另从我院配置中心未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前的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中随机抽取1126份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签名不规范(2.1%)、联合用药不当(0.8%)、给药浓度不当(1.6%)、剂量不服(0.7%)、包装不规范(2.4%)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能显著减少药物不合理配置或不符医嘱单情况的发生,对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芮金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加速康复护理策略的应用策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结直肠癌根治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加速康复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及护理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在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治疗中,使用加速康复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阐患者的康复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许颖;文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定时监测血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食欲减退、静脉炎、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比对照组的25.0%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取胺碘酮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胺碘酮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常规护理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努尔古丽·加德拉;热西旦·托胡提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