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董淑然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癌, 生活质量评分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相对于常规组,综合组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更高,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效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点及变迁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至2015年全院患者细菌学检查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应用珠海迪尔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医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551株,尿液、呼吸道和分泌物分居前三位,构成比分别为52.09%、24.32%、15.43%.三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总耐药率均>75.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下降;对阿米卡星(5.99%)、亚胺培南(0.54%)、美罗培南(0.00%)和呋喃妥因(5.08%)敏感性较好.结论:医院分离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易感染部位是泌尿系统,其对多药耐药严重且耐药特点在不断变化;碳青霉烯类药物与阿米卡星联合使用可作为治疗危重病人和其它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首选.

    作者:范毅斌;刘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刮痧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刮痧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推拿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刮痧法进行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表现进行评分,并用改良的Macnab对患者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对照组为64%,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刮痧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具有积极影响,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戒烟情况和肺功能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从戒烟情况、肺功能改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戒烟成功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FEV2及P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提高戒烟成功率的同时,使肺功能状况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程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氧气雾化治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儿科收治的86例采用氧气雾化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儿体征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2.05±0.60)d、退热时间(2.65±1.02)d、喘憋消失时间(3.55 +0.9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9±1.5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为97.67%,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需求着手,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患儿制定护理计划,缓解或消除治疗中患儿的恐惧和抵抗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朱赛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优化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吴艳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106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肝硬化治疗外,实验组行局麻下腹腔穿刺反复放腹水治疗,并在每次放腹水后进行白蛋白输注;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治疗.经过2 w治疗,比较患者腹水情况、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电解质是否存在紊乱以及是否有感染和出血倾向,并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胆红素、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为(32.5±5.7)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8±4.9) g/L;实验组血胆红素为(26.7±3.2) mmol/L,血尿素氮为(7.1±2.4) mmol/L,血肌酐为(102.4 +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顸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冀洲;白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和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为期,共挑选患者43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胃癌,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胃部良性病变患者43例,所得数据记对比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癌胚抗原含量为(37.69±5.37) ng/ml,明显高于对比组(2.18±0.37)ng/ml,同时糖类抗原19-9和甲胎蛋白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研究组患者对比检查结果可见,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分期越晚,其肿瘤标志物检查阳性率越高.结论: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含量较高,且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查基本一致.

    作者:王安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脂蛋白A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LP(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其在人体内存在的水平因人而异,主要由个体的遗传决定,与饮食、药物、性别和其他脂质成分没有相关性,apo(a)是一类有着多态性质的糖蛋白,与体内Lp(a)的水平、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近年来影响Lp(a)水平的有关多态性基因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笑庆;奚经巧;孔万仲;朱诗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究分析JCI标准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行JCI标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JCI标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满意度评分以及对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以及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行JCI标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作者:邓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科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科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科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费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用保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诊的120例早期乳腺癌病患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手术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n=60)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n=60)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病患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相关手术指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士温馨陪伴分娩对二胎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与作用

    目的:针对助产士温馨陪伴分娩对二胎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护理方法为常规助产护理,而实验组产妇需要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温馨的陪伴护理.观察两组二胎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高龄产妇比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低.结论: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进行一对一的全全程温馨陪伴的护理方式,使二胎高龄产妇剖宫产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缩短了生产过程,更好地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陈美凤;洪士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泡多酶超声清洗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泡多酶超声清洗手术室腔镜器械的应用.方法:此次选择了该院手术并接触血液的200把腔镜器械,将腔镜器械随机分组后对照组100把腔镜器械仅用超声清洗,而为观察组100把腔镜器械用低泡多酶+超声清洗;比较两组腔镜器械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腔镜器械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低泡多酶超声清洗手术室腔镜器械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清洗手术室腔镜器械.

    作者:李治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在护理管理对于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以及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所有资料,术后给予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实行护理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情况.结果:患者在经护理管理之后前臂差值、上臂差值、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方面与护理之前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实行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上肢淋巴水肿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研究.

    作者:马琼;李菊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价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2014.10~ 2016.10为样本病例选取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常规护理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生活质量评分得以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2组以上比对差异经统计学验证,获得P <0.05的验证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燕;刘秋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度窒息的新生儿颅脑超声表现

    目的:观察重度窒息新生儿颅脑超生的表现和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5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用颅脑超声对其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加以测定,同时和20例健康新生儿之间作出比对.结果:出生48 h内,在大脑前动脉收缩期或是舒张末期,窒息儿大脑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降低.特别是舒张末期,其血流速度降低程度为突出,相较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上升,相较于对照组同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检测窒息儿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能够对脑损伤作出科学地诊治,使新生儿恢复健康.

    作者:黄友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4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救治过程及救治结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急诊收治的4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救治过程,并对比救治前后临床效果.结果:4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且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各项指标及呼吸困难症状等均明显好转.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属于严重急诊疾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科学、及时、有效的临床急救措施能够提高救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中,随机选择28例作为本次研究探讨的对象,有3例患者行低领式联合胸骨部分劈开术、有25例患者行颈部低领式切口.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率为14.28%,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3年,无一例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结论:临床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均可通过颈部低领式切口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修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浅析

    长期以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一直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如康复过程较长、治疗费用庞大、后期恢复不显著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习时发现对中风急性期就进行针刺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可能加重其病情及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文将对中风病急性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优势及疗效稍作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折雪妮;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先兆早产的危险因分析及音乐疗法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回顾156例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先兆早产的危险因素及音乐疗法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筛选2010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该院产科的156例先兆早产住院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入组患者完整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年龄、生产次数、阴道炎、胎膜早破、受孕方式、既往流产史、初出血时孕周、出血天数、孕期是否经常听音乐等因素对先兆早产的影响,并分析音乐疗法的护理疗效.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生产次数、既往流产史、出血天数、阴道炎、胎膜早破是先兆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x2检验显示:入院后联合音乐疗法的患者早产率明显降低.结论:生产次数、既往流产史、出血天数、阴道炎、胎膜早破与先兆早产密切相关,而入院后临床治疗结合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先兆早产的早产率.

    作者:闫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