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覃智芳;颜彦;何成龙;何沙金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前者优于后者,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为68.42%,对比,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来说,要想有效的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患病后给予优质护理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常晓玉;侯万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药物灌肠和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00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微波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微波治疗手段基础上实施药物灌肠治疗,从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药物灌肠和微波治疗手段结合的方式进行妇科炎症的治疗,对于改善妇科炎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择选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案进行对症治疗,探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此,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应用中药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使患者病情尽早康复痊愈.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于宫外孕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术和腹腔镜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对受孕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治疗的85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实行治疗,分别实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和腹腔镜治疗(腔镜组),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受孕情况、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受孕情况腔镜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外孕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实施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伤口小,恢复快,且对受孕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重症护理监护室中的应用的重要性,旨在不断完善医院护理工作,提高病人康复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2月期间,共收治的总病例数126例临床病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6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治疗组为人文关怀护理组,并观察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焦虑评分(45.3±4.6)分,抑郁评分(52.7±2.5)分与对照组(65.8±4.8)分、(63.5±3.6)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文关怀对于临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意义重大,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应予以推广.
作者:杨学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取的9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9例.其中,A组患者通过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置管,B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相较于B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更高、置管留置时间明显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置管效果相较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丹凤;汪锦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和分析在脊柱侧弯术患者健康宣教中采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8例脊柱侧弯术患者随机分成甲组(n=14)和乙组(n=14),甲组在健康室教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乙组进行常规的普通健康宣教.结果:甲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5%,明显高于乙组的护理满意度71.42%(P<0.05);甲组护理后并发症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P<0.05);甲组的功能锻炼情况和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都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术患者健康宣教中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使其功能早日恢复,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陆家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将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60例患者.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中出现1例压疮、1例静脉血栓、2例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者的21.67%(3例压疮、3例静脉血栓、4例低血压、1例脑出血、2例心律失常),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低76.67%,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学习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先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标本溶血对于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准确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收的84例生化检验体检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平均的将每例标本放置在2个试管中,且分别归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自然分离方法处理,试验组选择人工溶血方法处理.结果:对2组生化检验体检人员的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及总胆红素(TBIL)等血液标本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标本溶血容易导致生化指标出现假性升高,加大检验结果差错率,因此临床中应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诊断中血浆BNP指标测定的临床价值意义分析.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4例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检查的120名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两组前述所测指标作以比较,对比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YHA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分别高于NYHAⅢ级NYHAⅡ级与NYHA Ⅰ级(P<0.05).结论:客观反映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的血浆BNP指标可以作为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诊断的一项可靠观察指标,在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姜怀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进行放化疗治疗肿瘤的患者162例,研究组患者81例,参考组患者81例.参考组患者护理过程选择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情况以及不良症状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知,两组患者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以及不良症状评分状况对比并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症状评分状况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各项功能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收取该院100例分娩产妇,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直至2016年3月,并将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分娩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不仅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还能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保障产妇健康.
作者:王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治疗小儿全麻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该院住院、接受全麻手术的患儿中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表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参照组35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35例患儿实施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全麻后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术后寒战发生率(34.29%)与研究组患儿(0.00%)相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治疗措施应用在接受全麻手术后的患儿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患儿接受全麻手术后出现寒战的情况,改善其临床效果.
作者:吕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防止药物的滥用,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6年麻醉处方5952张,对7种麻醉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三的麻醉药品分别为吗啡(美施康定)、芬太尼注射液、羟考酮(奥施康定),所分析的7种麻醉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基本符合要求(DUI≤1).结论:本院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追踪吗啡在癌痛患者中的使用是否合理规范.
作者:张虹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强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82.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公培云;孟凡全;陈雪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侧脑室引流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110例颅内血肿穿刺侧脑室引流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基本治愈率为74.55%,好转率为21.82%,残疾率为3.64%,手术护理效果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94.55%,死亡率为5.45%,其中残疾率为7.27%,植物生存率为3.67%,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侧脑室引流治疗的围手术期阶段,护理干预在规范和加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绕患者针对性开展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及用药护理,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雪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用保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诊的120例早期乳腺癌病患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手术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n=60)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n=60)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病患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相关手术指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跟骨骨折患者联合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小切口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以5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为例,联合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小切口植骨方法对其展开治疗,统计并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手术后的宽度、高度、Gissane角与Bohler角得到明显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足部Maryland功能评分得知,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7.3%.结论:通过联合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小切口植骨的方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其跟骨愈合质量的提高,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心血管疾病有效诊断方法,但在造影术后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需做好护理工作,以免影响患者健康,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并发症和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苗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