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陈玲玲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冠心病,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中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并降低疾病的并发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两组患者出院时都携带PICC管置管出院.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给予常规组患者出院常规指导,给予实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同时在患者出院六个月后对患者发放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64例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64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降钙素原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59例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9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并设置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降钙素原值、C-反应蛋白值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就白细胞值而言,实验组患者和参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6.44%、76.27% vs.22.03%、37.29%),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就白细胞检测的阳性率而言,两组患者比较(64.41% vs.67.8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岳晓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情志护理缓解直肠癌患者焦虑情绪3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以该院30例经临床确诊为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15例,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存在焦虑情绪的直肠癌患者,予以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展开双向Glenn分流术实施治疗.随机将患儿分成各具有23例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给予研究组采取快速康复处理,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处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治疗时、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显著的少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早拔管率,研究组更高,P<0.05;此外比较肺部并发症率和再次气管插管率,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举措效果理想,有利于减少患儿住院时间而推动康复.

    作者:钱寅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波下肝脏穿刺病人6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护理超声波肝脏穿刺病人时的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需要超声波肝穿刺的病人60例,在我院行超声波肝穿刺,并对其进行护理,并针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所有60例患者,再取肝组织活检时穿刺手术均较为顺利,并取得所需量的肝组织,成功率100%;其中有1例疑似出现内出血,经医生与护士合力抢救下,没有生命危险;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的症状,患者在术后精神状态良好,均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实行.结论:超声波下肝穿刺成功率达到了100%,说明超声波下肝穿刺准确大较高;本次出现的1例内出血患者,但对超声波下肝穿刺的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杨桂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方法:择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为患者分别进行血清钾、心电图的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在进行血清钾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其中45例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被确诊为高钾血症,诊断结合的符合率高达75%;有1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之后未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并诊断病原来自于急性肠胃炎、术后肿瘤等.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患有高钾血症的原因来自于肾功能不全,再者是肝功能及糖尿病等问题.血钾清浓度大于7.0 mmol/L的患者,与浓度处于5.6~ 7.0 mmol/L相比,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被确诊高钾血症的概率更高.结论:高钾血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的异常程度、被确诊的概率和血清的浓度息息相关.同血钾清检查相比,通过心电图检查的方式鉴别是否患有高钾血症有更高的准确率,检查操作也更便捷.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在高钾血症中应用心电图检查具有临床价值,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入院拟行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P=0.023);观察组手术之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了医院病床循环使用率.

    作者:蔡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意义

    目的:探究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HPV DNA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标记为观察组,另选择来我院同时期就诊20例宫颈炎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HPV DN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HPV DNA水平及HPV DNA阳性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HPV DNA水平(105.09±11.85) ng/L,观察组为(216.53±28.15) ng/L,观察组患者HPV D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HPV DNA阳性检测率为20.00%,观察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体内HPV DNA水平急剧上升,HPV感染可激活原癌基因,引起正常细胞恶性转化,HPV DNA检测可及时有效筛选宫颈癌前病变,阳性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宫颈癌前病变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加服环丙沙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 vs.51.8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环丙沙星联合化疗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值的应用.

    作者:高思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脏术后患儿监护及呼吸道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脏术后患儿的监护方法及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心脏手术患儿共33例,给予针对性监护和呼吸道护理.结果:33例患儿当中,有2例患儿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并发肺部感染,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均好转,其心功能未受到影响,顺利转出监护室,后出院.结论:在小儿心脏术后,必须重视其呼吸道的维护和护理,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确保患儿顺利康复.

    作者:郑淑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我社区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94.9%,遵医嘱94.9%,生活方式92.3%,对照组疾病认知69.2%,遵医嘱74.4%,生活方式69.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5.8±1.1)c/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1.0)%、餐后2 h血糖水平(7.3±1.2) c/mmol.L-1.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8.8±1.3) c/mmol.L-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9±1.1)%、餐后2h血糖水平(14.2±1.9)c/mmol.L-,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位素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为多发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MRI检查诊断15例分为观察组,接受CT检查诊断15例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病灶不同发病时间、不同大小、不同体积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24 h内发病患者阳性诊断率、病灶数检出率、小病灶检测率、基底节检测率及≤2 mm梗死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 mm梗死灶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MRI)检测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要显著优于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可全面检测处患者病灶个数,MRI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汝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相关观察

    目的:针对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相关观察.方法:采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145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平均分成2组,72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为对照组,73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为研究组.同时对比两组肾功能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肾功能各项指标以及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硝苯地平控释片相比,两者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急诊救治过程及救治时机.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紧急急诊救治,观察中毒后6小时内救治的23例患者(甲组)与为中毒后6小时之后救治的17例患者(乙组)救治成功率.结果:甲组急诊救治成功率(95.6%)高于乙组救治成功率(70.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应尽早洗胃,注射阿托品药物治疗,救治中防止患者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另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时机能够对救治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中毒后越早救治患者存活率越高,临床上呼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现后应尽早送往医院救治,避免耽误佳抢救时间而危机患者生命.

    作者:李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6%、97.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5.7%、71.4%,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郝雅丽;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探究

    老龄化的时代到来了.老龄化问题,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庞大的老龄人群,加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也需要更多、更好的照顾与关爱.但是,传统的护理,主要是将老人托付给护理机构,养老院.大部分的家庭都会请保姆护理.在护理服务的内容上,大多数也是侧重于生理上的护理和对于生活起居的照顾层面,而缺乏必要的精神护理与心灵沟通.现代社会,单纯依靠护理机构,明显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家庭式、社区式、社会式的各项服务,形成服务合力.在护理的内容和护理的方式上都要做出必要的改变.

    作者:杜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湖北省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

    目的:了解湖北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现状及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10个监测点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结果:城市肥胖、中心性肥胖、超重人数均高于农村,而且肥胖、超重患者主要分布在40~ 49岁的年龄段中,中心性肥胖主要集中在女性居民中.结论:通过调查发现18岁以上的肥胖居民主要集中在城市、40岁以上的居民中,应根据居民体重流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茜;张岚;何田静;唐雨萌;潘敬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影响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见、严重的的并发症,但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伴随老年患者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容易被临床所忽略.随着临床护理人员意识到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精确风险评估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将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治疗进行论述,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浦媛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目的:探讨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来自于该校2014级临床专业的在校学生160名,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名学生.A组学生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B组学生采取传统诊断学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结果:A组学生的卷面病理分析题成绩和卷面总成绩均显著高于B组学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0例学生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能够提高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能力、能够提高查阅文献的能力、能够提高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交流沟通能力、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引导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消化课堂学习知识等认可比例均在85%以上.结论:以转化医学理念为基础实施诊断学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对诊断学教学的认可.

    作者:陈琳;徐赛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该医院16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情况,在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办法和普通护理办法的模式下对两组的实际护理工作评分,儿科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儿科患者并发症几率进行评价.结果:风险防范小组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都比传统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风险防范护理组在家属焦虑程度评分方面均有相对比较高的优势(P<0.05),并且据统计而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结论:对儿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家属的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董玉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