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马志华;张默;张倩
目的:对降钙素原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59例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9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并设置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降钙素原值、C-反应蛋白值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就白细胞值而言,实验组患者和参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6.44%、76.27% vs.22.03%、37.29%),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就白细胞检测的阳性率而言,两组患者比较(64.41% vs.67.8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岳晓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产妇6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以及产妇的满意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结局,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择期LC中年恶者110例.年龄40~ 60岁.ASA Ⅰ~Ⅱ级,手术时间小于3h.随机分为两组,DEX组(D组)、对照组(N组),每组55例.D组在全麻诱导前DEX(0.6μg/kg)泵入,N组按照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NS).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诱导维持.术前1d、术后1d、术后3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输注DEX或NS (Ta)、手术结束后1h(Tb)及术后1 d(Tc)抽取静脉血,用EHSA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两组分别有50例纳入数据统计.1.MMSE评分:术后第1d,D组的MMSE评分高于N组(P<0.05);N组术后第1d与术前1d比,MMSE评分降低(P<0.05).2.D组在Tb、Tc时,血清TNF-α浓度低于N组(P<0.05).两组在术后Tb、Tc时间点与Ta比较,血清TNF二a浓度升高(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输注0.6μg/kgDEX,可改善中年患者LC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作者:何婧;莫怀忠;向梅;刘冬梅;王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10 ~2016.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84例),对照组(n=84例).两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延续护理,出院6个月后,统计分析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促进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延续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良好的疗效和反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思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包含10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佳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展开双向Glenn分流术实施治疗.随机将患儿分成各具有23例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给予研究组采取快速康复处理,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处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治疗时、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显著的少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早拔管率,研究组更高,P<0.05;此外比较肺部并发症率和再次气管插管率,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举措效果理想,有利于减少患儿住院时间而推动康复.
作者:钱寅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病例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各具备25例患者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内患者采取常规形式的护理,予以研究组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方式,分别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及总体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采取不同方案的护理工作以后,实施Barthel指数法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对比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积极的早期功能锻炼护理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将生活质量进行提升,进而获得到更加广泛的满意度.
作者:谢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疤痕妊娠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56例进行疤痕妊娠手术的思者,将思者分成两组,早期接受治疗,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共26例.另一组为观察组,共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并发症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3.0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6.92%高,数据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疤痕妊娠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治疗.
作者:赵明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该院收治的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9%,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服务中,将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推广使用.
作者:朱艳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见、严重的的并发症,但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伴随老年患者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容易被临床所忽略.随着临床护理人员意识到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精确风险评估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将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治疗进行论述,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浦媛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该医院16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情况,在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办法和普通护理办法的模式下对两组的实际护理工作评分,儿科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儿科患者并发症几率进行评价.结果:风险防范小组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都比传统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风险防范护理组在家属焦虑程度评分方面均有相对比较高的优势(P<0.05),并且据统计而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结论:对儿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家属的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董玉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老龄化的时代到来了.老龄化问题,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庞大的老龄人群,加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也需要更多、更好的照顾与关爱.但是,传统的护理,主要是将老人托付给护理机构,养老院.大部分的家庭都会请保姆护理.在护理服务的内容上,大多数也是侧重于生理上的护理和对于生活起居的照顾层面,而缺乏必要的精神护理与心灵沟通.现代社会,单纯依靠护理机构,明显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家庭式、社区式、社会式的各项服务,形成服务合力.在护理的内容和护理的方式上都要做出必要的改变.
作者:杜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手术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并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SAS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患者术后疗效好,值得大幅度推广.
作者:董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施以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5月至2017年01月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依据选择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治疗方法完成分组;观察组(30例):选择根管适充治疗方法;对照组1(30例):选择根管欠充治疗方法;对照组2(30例):选择根管超充治疗方法;对牙体牙髓病治疗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同对照组1牙体牙髓病患者(66.67%)以及对照组2牙体牙髓病患者(70.00%)比较,增加程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施以根管适充治疗,可以使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得以显著改善,有效满足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从而优化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厚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加强心理护理用于ICU重症护理中对其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间ICU治疗的重症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加强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9.8±6.3)分和(43.6±4.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3%显著低于和对照组87.0%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于ICU重症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率,改善心理状态,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庆民;田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CSOM患儿38例(65耳),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33耳)和观察组(19例,32耳),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阿莫西林,观察组加用阿奇霉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12% vs.48.48%,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CSOM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宋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因化疗引起疲劳的癌症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案.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50例癌症患者,均实施整体护理,了解患者的疲劳水平和达标情况.结果:49例患者在化疗后1~2天内坚持开展锻炼,充分休息、适当活动以及规律睡眠,其达标率高达98%.结论:通过对化疗引起疲劳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疲劳,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60对母婴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研究组在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后产妇和家属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产妇更有安全感,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更好,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是优于传统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采用该护理模式不但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受到了护理人员、产妇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作者:郑丽琼;伍帆;郑素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分析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所存在的弊端,由此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应摆脱单一的侵权法救济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化的分担机制.国外发达国家在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方面的多元化救济模式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在结合我国的国情下,建立我国保险模式、基金模式、行政补偿模式亦或是社会保障模式向结合的多元化救济模式.
作者:文永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该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并对其脑功能进行评分;另取35例重症颅脑外伤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脑功能评分与预后结果的差异.结果:合并肺部感染和不合并肺部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的脑功能评分分别为(34.7±1.7)分和(26.5±1.9)分,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9.44% (7/36)和2.86% (1/35),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均显著高于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合并肺部感染组致病菌进行分析,可见革兰氏阴性菌是其主要致病菌,占69.44%(25/36),其中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高,为27.78%.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脑功能受损严重,预后也较差,要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干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金律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