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生;王雪峰;龚振花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乳腺肿瘤得到早期诊断.一旦乳腺有异常,一般需完善乳腺钼靶、超声和穿刺活检等检查,临床综合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以下1例患者超声检查高度提示恶性(恶性危险≥95%),术后病理显示为良性病变,报告如下.
作者:夏彩凤;吕小勇;王文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0例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分成两组,100例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护理,100例实验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9.0% (89/100)、98.0% (98/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让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让护理纠纷事件有效减少,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对治疗肺癌放疗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挑选在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48例,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观察组患者施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经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经护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肺炎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周亚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随机选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患者,分别各2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一年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BV-DNA转阴率在3个月时候分别为85%和75%,在6个月及12月时候HBV-DNA转阴率均为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在3个月时候分别为95%和80%,在6个月及12月时候HBV-DNA转阴率均为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在3个月时候分别为100%和55%,在6个月时候分别为100%和70%,在12月时候分别为100%和90%.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肝硬化程度,提高HBV-DNA转阴率.
作者:潘黎清;杜秀萍;陈建杰;薛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组联合使用双环醇,将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更低(P均<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能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82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成参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参照组服用胃复春片,观察组服用健脾化瘀解毒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总临床疗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服用胃复春片效果显著.
作者:熊章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两组患者出院时都携带PICC管置管出院.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给予常规组患者出院常规指导,给予实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同时在患者出院六个月后对患者发放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64例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64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肿瘤PICC管置管出院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政府部门当前正面临着医疗费用持续上涨所导致的财政支出压力,对医疗费用支出体系的探索与改革在改变这一形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新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疗费用支出体系必须体现覆盖范围广、基本保证可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作为国内外公认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之一,在三级医院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施意义与价值.本文即围绕Drgs“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的实施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望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共同关注与重视.
作者:李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本文简述“提壶揭盖法”的内涵和源流,从“提壶揭盖法”为切入探讨小儿咳嗽.小儿体属“纯阳”,气机升降贯通咳嗽始末,使气机升降正常则为之要,以“提壶揭盖”之法,从肺论治,宣肺肃降并施,使升降有序,肺卫固守,得以咳止.
作者:赵小星;郭亚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析系统护理模式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消化科收治的6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显为71.88%高于对照组的27.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抑郁分值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实行系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抑郁与焦虑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柏硝祛毒洗剂配合单吻合器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患者设作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应用单吻合器治疗,取其中44例患者应高锰酸钾溶液(1:5000)配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余下44例患者应用柏硝祛毒洗剂配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痛16例,轻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3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无痛7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0例;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4.28±0.11)min,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7.60±1.32) min,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柏硝祛毒洗剂配合单吻合器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伟超;邵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进而明确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起的作用,使其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膀胱肿瘤手术并接受手术后护理干预的64例患者,将这64例患者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进行术后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得出经过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恢复速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的复发率仅为百分之十二.结论: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有一定临床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可以在临床得到广泛推行.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当前形势下医院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整体的服务水平正在提升,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结合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实际概况,可知其中各种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在,客观地决定了做好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将对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作者:丁贤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区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50例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肺活量、呼吸容量、呼吸气流峰值指标、患者病情复发指标均要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结论:我院采用博利康尼加布地奈德综合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且遏制患者病情复发,因此在今后可以将此种方式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以寻找更优的手术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04月至2016年03月在该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眼鼻侧发病,共52只眼.分别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A组)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B组),所有患者术前3天经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均显示有异常.手术后3个月再次接受BU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并对术后6个月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组、B组术3个月BUT分别为(9.2±1.3)s和(10.3±1.5),与术前(6.5±1.2)s、(6.3±1.0)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BUT、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提高或增加(P<0.05).2、3个月后两组患者BUT、SIt无明显差异(P>0.05),B组结膜杯状细胞计数较A组明显增多(P<0.05).3、两组患者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11.54%、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眼表损伤均有修复作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较好.
作者:范存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分析仪脑钠肽(BNP)残余试剂再利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回收合并残余试剂,评价其检测精密度和回收率,并且与原装试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残余试剂检测BNP的批内精密度2.14%~4.38%,批间精密度3.21 ~4.71%,回收率为92.31%~104.53%,均符合相关规定;原装试剂与残余试剂两种试剂检测BNP的相关系数r=0.999,回归方程为Y=1.006X-0.521,两试剂检测结果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分析仪BNP残余试剂的性能符合临床要求,可以回收再利用.
作者:刘速敏;伍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的重要性,以及乳腺癌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51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功功能锻炼、化疗及放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51例患者中46例行改良根治术,5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出院随访51例患者身体状况均良好.结论: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邵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胆红素和尿酸的指标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就医治疗的确诊为冠心病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另外选择同一时期体检中心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直接、间接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实验组的45例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且计算出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比较分析不同积分的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者相比较,冠心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会不断升高,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各项指标会逐渐降低,但尿酸水平会不断升高.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各项指标、尿酸水平可以对冠心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也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学习和推广.
作者:程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急诊输液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发生纠纷2例,发生率(2/25)8%,对照组发生纠纷8例,发生率(8/25)32%,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7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过程中运用护患沟通相关技巧,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并运用于临床.
作者:甘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6%、97.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5.7%、71.4%,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郝雅丽;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