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病证结合诊疗水平的探讨

李芳

关键词:病证结合, 宏观和微观, 方剂, 证候疗效, 评价标准
摘要:文章首先揭示了在临床中,病证结合被广泛应用;然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研究中,存在病证孤立研究的现状.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病与证的相关性,提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病证结合的诊疗水平.同时,提出应建立方剂对病证的疗效评价标准,以使中医临床疗效的确切性和治愈率得以充分肯定和体现.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通经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经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通经止痛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止痛剂或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85.7%),对照组治愈18例(56.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经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

    作者:黄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2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为单纯针麻组;B组40例,为单纯颈丛阻滞组;C组40例,为针刺颈丛复合麻醉组.3组病人在年龄、病程、体重、麻醉与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A组在麻醉镇痛效果方面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C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作者:马越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非处方中药合理应用初探

    文章就应用非处方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药有效成分相当复杂,应根据中医辨证,确定配伍,严格剂量,合理应用.如药不对症,轻则无效、耽误病情,重则导致疾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医药专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指导患者正确合理使用非处方中药,从而达到用药迅速、安全、经济的目的.

    作者:金涛;祝捷;王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45例临床观察

    采用自拟三甲降糖散与达美康治疗2型糖尿病45例,并与单用达美康治疗的32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阎满堂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和丹芪偏瘫胶囊治疗,30天后评价比较各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17.1%和48.6%,总有效率为91.4%,均较对照组高,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变化也更明显(P<0.05),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其机理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作者:陈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四季三黄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四季三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四季三黄丸的主要成分大黄、黄柏、黄芩、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四季三黄丸中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大黄、黄柏、黄芩、栀子;HPLC法测和本品中大黄酚的含量为0.288~0.321mg.g-1;在1.848~10.848μg/g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48%(n=6),RSD为1.20%.结论:本品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质量标准能控制该品种的内在质量.

    作者:应文婷;许润娟;刘金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4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22例.2组均给予西药护肝、利尿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五苓散口服及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对照组为63.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肝功能(ALT、ALB、TBIL)及B超(腹水深度)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具有护肝、利尿作用,疗效比单用西药显著,且对控制病情的反复发作有明显优势.

    作者:高珩;杨伟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水肿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后角膜内皮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合并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的治愈显效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芳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神三祛腐膏治疗伤口感染1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神三祛腐膏治疗伤口感染的作用原理及疗效.方法:将260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0例应用神三祛腐膏换药治疗,对照组90例应用生肌玉红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总有效率81.1%;对照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74.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神三祛腐膏是治疗各类伤口感染经久不愈的经验方,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仁辉;周献京;陈应强;陈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医院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章阐述了医院的发展及其目前的改革现状,并从其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长期性3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医院的发展必然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命题.

    作者:向开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婴幼儿腹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8.75%,对照组分别为72.50%、85.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爱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否更好地改善收缩期高血压的预后.方法:将本院住院和门诊入选的ISH病人2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1例予以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脉压差减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脉压差缩小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顸后.

    作者:王紫逸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解毒汤,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补肾活血解毒汤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有效方剂.

    作者:严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化瘀泄浊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以后,两组动脉血压,血尿素氮(BUN)和肌苷(SCr)均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残余肾功能指数(RRFI)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SCr下降显著(P<0.05),CCr提高(P<0.05)及RRFI改善程度较大(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结合中药化瘀泄浊汤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毛湘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道综合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道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道综合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黄金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健康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

    通过发放40份自制问卷调查,发现50%以上中药保留灌肠患者很需要灌肠前准备知识和药液保留时间、方法及需要知道药名、作用、全天用药量、灌肠注意事项及药物副作用知识,且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尤为明显,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普及相关知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爱萍;何海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石南藤类中药的研究

    文章对石南藤进行了本草考证,得知历代本草所用的石南藤均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及其同属多种近脂与植物的干燥枝叶,并列出了石南藤及其混淆品的药用情况.

    作者:向多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风湿与骨关节病治疗新突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朱德湘副研究员就正清风痛宁片针序贯联用疗法答记者问

    编者按:正清风痛宁产品独特,为湖南正清集团独家专利产品.其作用机制独特,产品为目前唯一兼具一、二线抗风湿药作用和独特组织胺释放作用的药物.用药方案独特,其给药途径、剂量及疗程等因疾病种类和病情而异.<新医药>及<正清报>记者就近年推出的正清风痛宁针序联用疗法走访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朱德湘副研究员,下面是记者和他的对话.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白术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批药材,按4种不同方法炮制,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饮片得率,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测定和薄层色谱.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术的影响各异.结论:各炮制方法中以蜜炙麸炒品为佳.

    作者:陈玉英;张唐颂;钟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150例,纯西药组124例,纯中药组126例.中西结合组用尿淋胶囊加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纯西药组只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纯中药组只用尿淋胶囊治疗.结果: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与纯西药组及纯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纯西药组与纯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曾洪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