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附分子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孙春林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 血管内粘附分子, 冠心病
摘要:细胞粘附分子(CAMs)被认为在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各个炎症反应阶段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CAMs表达的机制,CD40-CD40L与CAMs的表达,核转录因子与CAMs的表达,C-反应蛋白与CAMs的表达,血管紧张素与CAMs的表达4个方面,阐述了细胞粘附分子与冠心病之间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吸引结合中药浸泡治疗早泄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结合中药浸泡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2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负压吸引结合中药浸泡、单纯负压吸引和性行为治疗组,疗程4周.在试验起始及结束时分别采用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hinese index of sexual function for premature ejaculation,CIPE)对每一例患者进行测定.结果:试验前3组中年龄、患病时间及CIPE评分均衡无差异.研究结束时,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而两两比较显示负压吸引结合中药浸泡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性行为治疗组和单纯负压吸引治疗组.结论:负压吸引结合中药浸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泄的方法.

    作者:朱湘生;谭育红;夏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郴州嘉禾地区农村成年居民血压状况调查

    为了解农村高血压的发病情况,采用随机抽查方法,对20岁~94岁嘉禾县农村成年居民372人进行了血压测查,结果发现血压超标检出率为30.6%,其中男性检出率比女性高,随年龄的增长,血压超标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指出该地区是高血压病高发区,要大力加强高血压痛的防治工作.

    作者:钟艳;齐晓东;黄绍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牵正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30例疗效观察

    采用牵正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治愈率前者为93.33%,后者为73.33%.表明中药加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作者:谭乐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危重病人氧疗错误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氧疗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氧疗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阐明了正确的护理措施及重要注意点.

    作者:胡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对《金匮要略》辨证的几点体会

    文章提炼了<金匮要略>中几个重要的辨证方法,即整体辨证、动态辨证及辨证分先后主次.在整体辨证中应注意症状与病机、病性与体质、患病与环境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动态辨证则应通过追溯病史与对现在症的动态观察及为了诊断而进行试探性治疗,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与病性,推断病情的发展变化.而辨证分先病主次则重在理清分析矛盾的步骤和方法,抓住主要矛盾.

    作者:曾盛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3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以自拟肩痹汤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兴强;陈俊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龟甲的提取工艺筛选

    目的:通过对龟甲水提的正交试验,优选其单煎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含氮量为考察指标,对龟甲粉碎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进行优选.确定龟甲单煎提取条件.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确定龟甲水提的佳工艺为A2B3C1D2,即粉碎度为20~40目,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本实验表明龟甲提取工艺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作者:楼步青;张诚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蒋文明教授运用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拾萃

    文章介绍了蒋文明教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和蒋教授通过大鼠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且通过典型病例证明了其疗效.

    作者:刘世研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30例体会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运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痛风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痛风的疗效较好.

    作者:宋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芪胶升白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胶升白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NH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外标法测定.结果:淫羊藿苷浓度在13.62~131.69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γ=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为1.41%(n=9).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陈志斌;黄艳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5例小结

    采用中药内服与中药煎液保留灌肠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5例,结果痊愈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文章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定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肥儿调理液对营养性肥胖大鼠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肥儿调理液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幼年大白鼠喂饲高营养饲料制备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儿调理液的减肥作用.结果:肥儿调理液63g/kg能降低肥胖大鼠的Lee's指数、脂肪湿重、血清总胆固醇(代)及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结论:肥儿调理液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减肥作用.

    作者:李国强;王志琪;王晓梅;龙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人参养荣汤联合铁剂对小鼠血细胞生成的影响

    采用骨髓细胞培养法和动物贫血模型观察人参养荣汤联合铁剂对小鼠血细胞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养荣汤联合铁剂对正常小鼠血细胞生成有一定的影响,且能明显促进腹腔注射苯肼、60Co照射所致血虚小鼠血细胞生成,主要表现为促进红系细胞和粒单系细胞的生成,效果优于人参养荣汤,且以中剂量作用为明显.

    作者:谭沛;宋宁;王静;胡军影;王宗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肛瘘术后应用生肌散1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应用生肌散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疗效.方法:将217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外用生肌散,对照组用雷佛努尔纱布条填塞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4.1%,对照组为44.9%,且治疗组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生肌散能促进局部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永忠;马中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钠低温透析方法可有效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为了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在透析过程中采用高钠低温透析和常温标准透析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钠低温透析可以改善患者对透析的耐受性,可预防低血压,是一种有效、简单、经济的方法.

    作者:季红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文章从辨证分型论治、单方、验方等方面,综述了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确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理法方药上缺乏规范化,系统化,且没有一个诊治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并探讨了中医消腹水的机制,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作者:赵顺利;杜发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归脾汤合杞柏地黄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临床观察

    采用归脾汤合杞柏地黄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结果显效20例,良效5例,进步3例,无效2例.

    作者:何秋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外阴血肿及手术后盆腔血肿的体会

    采用大黄、芒硝按1:4比例混合研碎后,取适量用纱布袋装上外敷治疗外阴血肿及手术后盆腔血肿28例,疗效疗好.文章阐述了其中医治疗机理.

    作者:冯韵琴;陈志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胆宁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胆宁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中贝斯素进行定性鉴别,以异辛烷-甲苯-正丁醇-冰乙酸-乙醇-水(1:4:4:2:1:1)为展开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牛黄中胆红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氯仿-1%磷酸溶液(70:24:6),检测波长:450nm,流速:1.0ml·min-1.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胆红素在2.45~17.2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8%(n=9),重复性试验RSD为0.7%(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剑;梁仪容;夏德豪;王伟姣;乐立源;李村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西南民族药金铁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对西南特有植物金铁锁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学和临床研究以及通过人工栽培、组织培养和遗传学等研究取得的生物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待继续深入和加强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作者:金虹;谭克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