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36例的疗效观察

陈兴强;陈俊军

关键词:中药内服, 刺络放血, 肩周炎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以自拟肩痹汤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粘附分子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粘附分子(CAMs)被认为在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各个炎症反应阶段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CAMs表达的机制,CD40-CD40L与CAMs的表达,核转录因子与CAMs的表达,C-反应蛋白与CAMs的表达,血管紧张素与CAMs的表达4个方面,阐述了细胞粘附分子与冠心病之间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孙春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产科会阴切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文章就产科会阴切开术中,产前护理的准备,产中护理的要求以及产后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浏阳河畔杏林茂--浏阳市中医医院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心一意谋发展完全彻底为人民--安化县中医医院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蒋文明教授运用中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拾萃

    文章介绍了蒋文明教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和蒋教授通过大鼠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且通过典型病例证明了其疗效.

    作者:刘世研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1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雷公藤多苷片、奈普生胶囊或布洛芬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中药痛痹汤及中药药浴.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89.5%;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指标改善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中西结合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曾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对《金匮要略》辨证的几点体会

    文章提炼了<金匮要略>中几个重要的辨证方法,即整体辨证、动态辨证及辨证分先后主次.在整体辨证中应注意症状与病机、病性与体质、患病与环境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动态辨证则应通过追溯病史与对现在症的动态观察及为了诊断而进行试探性治疗,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与病性,推断病情的发展变化.而辨证分先病主次则重在理清分析矛盾的步骤和方法,抓住主要矛盾.

    作者:曾盛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养阴清热法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以养阴清热法,采用不同方剂治疗经行口糜、崩漏绝经前后诸证、赤带、妊娠恶阻、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产后发热、不孕症,疗效较好.肯定了养阴清热法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欧阳紫婷;钱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语言技巧

    社区健康教育关系到社区群众对于健康所持有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并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从而达到佳的健康状态.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发声、开场、提问、答题、交流、结束等技巧,尽量做到词汇通俗易懂,语义准确,语音清晰,语法规范,语调适宜,语速适当,才能使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黄娟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危重病人氧疗错误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氧疗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氧疗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阐明了正确的护理措施及重要注意点.

    作者:胡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抗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概况

    文章概述了近百年来对抗血吸虫病药物的探索与改进历程,肯定了中西药物治疗本病取得的成果,并对首选药物吡喹酮结构改造的目的和意义作了深入分析.

    作者:张芳;方渡;彭彩云;李云耀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牵引、针灸、中药熏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小结

    采用牵引、针灸、中药熏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总有效率为91.4%,本综合疗法较牵引+针灸与牵引+中药熏蒸疗法疗效为优.

    作者:刘俐;张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文章从辨证分型论治、单方、验方等方面,综述了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确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理法方药上缺乏规范化,系统化,且没有一个诊治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并探讨了中医消腹水的机制,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作者:赵顺利;杜发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文章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了治疗胃癌的经验.主要包括胃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思路、方法,常用的治疗胃癌的专方、专药以及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机理.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作者:陈云逸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胆宁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胆宁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中贝斯素进行定性鉴别,以异辛烷-甲苯-正丁醇-冰乙酸-乙醇-水(1:4:4:2:1:1)为展开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牛黄中胆红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氯仿-1%磷酸溶液(70:24:6),检测波长:450nm,流速:1.0ml·min-1.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胆红素在2.45~17.2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8%(n=9),重复性试验RSD为0.7%(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剑;梁仪容;夏德豪;王伟姣;乐立源;李村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芪胶升白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胶升白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NH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外标法测定.结果:淫羊藿苷浓度在13.62~131.69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γ=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为1.41%(n=9).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陈志斌;黄艳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养血活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RBC-S、Na+-K+-ATPase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血活血方对RBC-S、Na+-K+-ATPase的作用.方法:对61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用中药养血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0例,用尼莫地平胶囊治疗.同时比较血生化指标:RBC-S、Na+-K+-ATPase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RBC-S明显下降,Na+-K+-ATPase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RBC-S、Na+-K+-ATPase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养血活血方能降低RBC-S,提高Na+-K+-ATPase活性,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

    作者:徐德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5例小结

    采用中药内服与中药煎液保留灌肠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5例,结果痊愈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文章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机理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定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清热凉血法治疗玫瑰糠疹血热风盛型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内服外用治疗玫瑰糠疹血热风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内服加外用法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法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较好.

    作者:马忠华;赵军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归脾汤合杞柏地黄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临床观察

    采用归脾汤合杞柏地黄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结果显效20例,良效5例,进步3例,无效2例.

    作者:何秋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