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肝中医药研究现状和思考

冯明辉;杜发斌

关键词:脂肪肝, 中医药研究, 综述
摘要: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现状,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脂肪肝研究领域取得可喜成果、前景广阔,但辨证标准尚未统一,观察病例样本不够,对病因研究不足,动物造模与临床实际尚有差距,治疗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骨折后骨质疏松症26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中药内服、煎水外熏洗,配合西药使用及针灸、推拿按摩等理疗,结合功能锻炼、饮食营养调摄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的268例中,显效221例,占82.5%;有效47例,占17.5%;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满意.

    作者:向军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升白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检验升白胶曩质量标准的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方法:用薄层层析法对升白胶曩中的有效成分黄芪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外标法测定黄芩的定量分析法.色谱柱Kromasil-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40:60:0.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含量平均回收率97%,RSD=0.65%(N=5).结论:本质量标准灵敏;简便;重现性好;可有效的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伍娟;吴活龙;吕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2例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湖南省各医疗单位呈报的2002年度的30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样性,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其中以发热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的反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主要原因是由变态反应所致.结论: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极大地重视和足够的认识.

    作者:阎敏;李新中;陈卫红;周平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45例小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辨证施治后加用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下降程度、高密度脂蛋白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向理满;谢阳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肝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79例小结

    采用中医从肝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79例,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78.5%),有效11例(13.9%),无效6例(7.6%),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35例(41.7%),有效37例(44.7%),无效12例(14.3%),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神经性头痛采用中医从肝辨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60例小结

    目的:观察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对照组则只用针刺、耳压治疗.结果: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总有效率达96.7%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针刺耳压组.

    作者:龙志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二龙汤,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蛋白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率及降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龙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降尿蛋白作用.

    作者:郭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和多肽成分的分析

    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试剂分离并测定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都富含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16种氨基酸.用HPLC从两种针剂中分离出近20个色谱峰,对其中6个较大的峰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测得两种针剂中均存在4组分子量差别较大的小分子多肽成分,分子量分别为1300±20,1070±20和830±30,680±20Da.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含有相似的成分,具有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为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的有效成分的测定和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吴萍;何斌;彭新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替硝唑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硝唑片口服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2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替硝唑片口服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对照组108例盆腔炎患者采用传统的月经期氨苄青霉素配合替硝唑静脉滴注.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8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反应比对照组小.结论:替硝唑片口服配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丽君;刘文娥;尤昭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两则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西药常规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特灵组方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治疗措施,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CTX)及苯那普利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及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64.58%和总缓解率为89.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5%、20.8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79.17%)(P<0.01).随访(18±4.26)月后,治疗组复发率(20.83%)与对照组复发率(45.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NS优于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建平;蒋文明;韩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小结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心痛方,对照组29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在改善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方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欧少福;伍庆国;秦双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右归饮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归饮对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予右归饮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开瑞坦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9.4%、85.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Ig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后两组间Ig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右归饮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一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近况

    对近年来采用中药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认为中药腹腔灌洗为中药救治SAP患者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能在多环节、多位点对SAP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谭兴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27例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手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位及皮肤护理,伤口与引流管的护理,双下肢感觉、运动的观察,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功能恢复锻炼及下床活动指导.结果:127例患者均获较好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冠心病血瘀证分布特征探讨

    通过查阅大量古代文献,指出心血瘀阻是冠心病的发病关键,心血瘀阻证是冠心病常见的证候之一,并从冠心病证候分布规律上表明心血瘀阳证是常见的证型,加强对胸痹血瘀证证候本质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作者:毛以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论复法大方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临床运用

    文章介绍了复法大方的含义与溯源,用于癌肿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与方法(解毒抗癌法、化痰散结法、活血化瘀法、疏理气机法、化湿泄浊法、扶正培本法)等.同时,也阐述了复法大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具体运用应严格把握具体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意遣方用药,以使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成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脉陷胸汤加味治疗劳累性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采用生脉陷胸汤口服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40例,从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7.5%,表明生脉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鹏程;龙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执业医师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文章阐述了作为执业医师如何防范医疗纠纷,指出依法行医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点,提高业务素质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基础,执业医师应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彭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服补肾活血化瘀汤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36例小结

    采用内服补肾活血化瘀汤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36例,结果腰肌劳损型(8例)总有效率为87.0%,腰肌劳损兼腰椎骨质增生型(9例)总有效率为80.0%,坐骨神经痛型(10例)总有效率为90.0%,腰椎间盘突出型(9例)总有效率为78.0%,显示出该方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确有独到之处.

    作者:邱澄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