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程;龙云
目的:建立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方法和参数.方法:以1%乙醇溶液作为溶出介质,按桨法操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Zirchrom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5:55:0.2);流速是1.0ml*min-1;检测波长为 278nm;柱温为30℃.绘制牛黄解毒片的累积溶出度曲线,并运用电子表格Excel软件处理药物溶出度数据,提取参数(Td , 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本法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1.60%(n=9);在1~1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r=0.9994;本品受转速影响较小,受溶剂影响较大.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牛黄解毒片进行了溶出度测定,溶出参数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的优点,适用于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宁;龚秋红;欧燕;黄海萍;李焕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纹状体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并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测定了实验大鼠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温胆汤组可升高MAO活性及DA、DOPAC、HVA的含量,使DA/HVA下降(P<0.01);其祛痰健脾组药可降低DA/HVA比例(P<0.05).结论: 温胆汤与氯丙嗪均可增强DA代谢.
作者:谢辉;贺又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过查阅大量古代文献,指出心血瘀阻是冠心病的发病关键,心血瘀阻证是冠心病常见的证候之一,并从冠心病证候分布规律上表明心血瘀阳证是常见的证型,加强对胸痹血瘀证证候本质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作者:毛以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中医从肝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79例,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78.5%),有效11例(13.9%),无效6例(7.6%),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愈35例(41.7%),有效37例(44.7%),无效12例(14.3%),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神经性头痛采用中医从肝辨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制颈康敷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康敷药治疗,然后分别观察其病症重症记分与病情分级记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达86.67%,且患者治疗药后积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康敷药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刘新辉;傅明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生脉陷胸汤口服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40例,从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7.5%,表明生脉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鹏程;龙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苍竭膏外敷治疗糖尿病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苍竭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金黄如意膏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苍竭膏治疗糖尿病坏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鸿;张月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二龙汤,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蛋白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率及降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龙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降尿蛋白作用.
作者:郭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赞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麦粒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赞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热敷加用红霉素眼膏外搽治疗.结果:治疗组首次治愈54例,占80.60%,对照组首次治愈12例,占28.57%,两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赞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伟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心痛方,对照组29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在改善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方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欧少福;伍庆国;秦双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明目丸中黄芪、白术、柴胡、当归、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丽;周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文章介绍了复法大方的含义与溯源,用于癌肿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与方法(解毒抗癌法、化痰散结法、活血化瘀法、疏理气机法、化湿泄浊法、扶正培本法)等.同时,也阐述了复法大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具体运用应严格把握具体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意遣方用药,以使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成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对照组则只用针刺、耳压治疗.结果: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总有效率达96.7%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针刺耳压组.
作者:龙志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内服补肾活血化瘀汤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36例,结果腰肌劳损型(8例)总有效率为87.0%,腰肌劳损兼腰椎骨质增生型(9例)总有效率为80.0%,坐骨神经痛型(10例)总有效率为90.0%,腰椎间盘突出型(9例)总有效率为78.0%,显示出该方加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腰腿痛确有独到之处.
作者:邱澄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针对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问题,提出要从医院改革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渗透医院管理的全过程,要贯彻优质服务的始终,从而引导医院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者:龙长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文章综述了覆盆子的功用、历代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如抗衰老作用、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等,认为覆盆子以补肝肾为主,还具有涩精气,缩尿液作用,是很好的补益药,应进一步加强其不同成分的药理研究,以发现其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冰;尤昭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辨证施治后加用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下降程度、高密度脂蛋白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向理满;谢阳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试剂分离并测定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都富含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16种氨基酸.用HPLC从两种针剂中分离出近20个色谱峰,对其中6个较大的峰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测得两种针剂中均存在4组分子量差别较大的小分子多肽成分,分子量分别为1300±20,1070±20和830±30,680±20Da.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含有相似的成分,具有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为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的有效成分的测定和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吴萍;何斌;彭新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中药内服、煎水外熏洗,配合西药使用及针灸、推拿按摩等理疗,结合功能锻炼、饮食营养调摄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的268例中,显效221例,占82.5%;有效47例,占17.5%;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满意.
作者:向军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运用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30例,结果痊愈16例(57%),好转11例(33%),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