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的应用及效果评定

杨书平

关键词:美宝湿润烧伤膏, 烧伤创面,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 ~2016年收治的90例烧伤患者,随机对惠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嘧啶银霜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26.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泌物较多在Ⅱ度烧伤创面中较常见.对照组患者初期分泌物较多,但在3~5天后分泌物量则明显减少,创面新鲜炎性反应会逐渐消退,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烧伤创面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操作方便,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2例患者.对实验一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实验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对照组的患者血压不进行控制,观察和对比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三天、一周和两周时实验一组和二组的患者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少很多(P<0.05),实验一组和二组的NIH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6.4%;63.6%.实验一组和二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是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强化治疗的效果.

    作者:顾建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实施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6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选取36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治疗组给予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氯雷他定与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于该院诊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痛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行硝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吲迭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评价记录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取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效进行疾病治疗,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该院体检健康的180例婴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身长、体重、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儿体格、智力等方面的快速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龋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与心得探析

    目的:探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和心得体会.方法:选择该院2016.1~ 2017.6期间接收的120例儿童龋病患儿,对其进行研究资料的分析和回顾.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采取相应护理配合措施,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120例儿童龋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期间无并发症的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患儿在治疗中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健康恢复.

    作者: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12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为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2例)、术后综合护理的实验组(63例).对比两组两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疼痛缓解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手术恢复.

    作者:安美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和83.6%,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采用分期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申旭英;赵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综合组(n=34)与常规组(n=34).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31/34),常规组,11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27/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解析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2016年该院收诊的创伤且合并感染的35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4例)与非脓毒症组(11例),对两组患者损伤程度、感染状况、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后感染脓毒症发生率为68.57%,和非脓毒症组相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1d内有创机械通气或外科手术等位置感染概率相对较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院SOFA(新增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葡萄球菌属感染、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位置感染,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入住ICU中的患者1d中外科手术位置感染情况进行周密性观察,合理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长等,在降低脓毒症并发症与致死率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BiPAP(无创呼吸)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目的:探究BiPAP(无创呼吸)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各项情况的影响.方法:针对8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此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等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均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恢复较快,其中住院时间为(7.2±2.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3.2)d;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BiPAP(无创呼吸)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指标等情况,故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人流)后对患者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为患者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接诊人工流产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62例,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2.90%(39/62),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5.48%(53/62),(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率.

    作者:孙兴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为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选取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根据对患者的救治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干预护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休克程度恢复差异,并统计急诊抢救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休克程度都有所好转,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观察组在急诊救治方法中的救治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救活时间缩短,并且降低了并发症,观察组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结论: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降低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明显,该护理方法在提升治疗的成功率的同时还减少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对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社区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某社区长期卧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0%(2/40)、护理满意度为97.5% (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17.5% (7/40)、77.5% (31/40),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疗效显著,即能显著减少压疮发生率,并能促使患者则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6年2月至5月出诊接回的79例患者和5月至9月出诊接回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共177例),以10月至12月出诊接回的122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缺陷、护理投诉事件和急救不完善事件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发生护理缺陷、护理投诉事件和急救不完善事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116例老年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58例,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前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在输液前,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后10 min,心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关注,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8~ 10月接收的140对母婴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并且在沐浴、抚触、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解和印象,大限度内避免由于护理不当对婴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法:由产房全体成员共11人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目前我科会阴侧切率较高的现状,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渐开展活动.结果:会阴侧切率有明显的下降,活动成功.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有效.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长期采用低剂量罗红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予以罗红霉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与痰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8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与痰量明显比对照组的少(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长期采用低剂量罗红霉素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使痰量明显减少.

    作者:冯绍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孕期补铁对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孕期补铁对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80例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指导,铁剂补充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服用.比较两组妊娠缺铁性贫血缓解率;母婴并发症情况;干预前后产妇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结果:铁剂补充组妊娠缺铁性贫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铁剂补充组母婴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铁剂补充组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补铁对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的价值高,可有效补充血清铁,缓解缺铁症状,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狄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