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的应用及效果评定

杨书平

关键词:美宝湿润烧伤膏, 烧伤创面,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 ~2016年收治的90例烧伤患者,随机对惠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嘧啶银霜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26.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泌物较多在Ⅱ度烧伤创面中较常见.对照组患者初期分泌物较多,但在3~5天后分泌物量则明显减少,创面新鲜炎性反应会逐渐消退,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烧伤创面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操作方便,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钼靶检查运用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运用乳腺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临床收治的疑似为乳腺微小钙化的患者9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给予乳腺钼靶检查,将检查的结果同手术病理作对比.结果:经乳腺钼靶检查后得知确诊为乳腺微小钙化的患者有88例(97.8%),其中37例(41.1%)乳腺良性病变,51例(56.7%)乳腺恶性病变,良性病理改变2例漏诊,漏诊率为2.2%.良性与恶性乳腺疾病均可出现微小钙化,但两者表现特点各不相同.结论:将乳腺钼靶检查应用于乳腺微小钙化临床诊断中影像检查的确诊率较高,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进行有效鉴别.

    作者:代文懿;曾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中央型肺癌MSCT诊断及漏误诊的分析

    目的:探究利用MSCT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并分析出现漏误诊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方法:研究样本为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35例,总结患者MSCT图像特点、诊断准确性及漏误诊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结果:患者MSCT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发现,采用CT诊断的检出率与准确率为91.12%,与病例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中央型肺癌的主要CT影像特点发现患者出现支气管内腔可检测结节,管壁变厚,管腔狭窄以及肺不张等特点.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早期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对患者形成的创伤较小,疾病检出准确率高,对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刘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择20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围生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营养指导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而围生期母婴健康状况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营养指导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围生期孕妇保健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 12月在该院就诊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检测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采取抗组胺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未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予以抗组胺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为83.0%,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为2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慢性荨麻疹未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加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有助于促进慢性荨麻疹患者恢复.

    作者:马东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该中心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14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硬币法随机分成对比组、研究组,每组各74例,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方法,比较血压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整体有效率94.6%要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8.4%(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比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

    作者:杨汝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药物治疗对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7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宫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36/39)、74.36%(29/3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523,P<0.05).结论: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英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手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手术效率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110例手术普外科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将本次研究的110例手术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是80%,观察组满意度是94.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手术室中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将手术的效率、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作者:舒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和MRI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8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食管癌,回顾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本组术前TN分期检查准确率、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评判,并与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30例患者于术前行CT检查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93.3%(28/30),30例患者于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90%(27/30),两种检查准确率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诊断中,CT检查准确率70%(21/30)、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66.7%(20/30),两组检查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应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检查诊断,CT和MRI检查都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均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治疗依据,但CT检查价格较低,操作简单,应用性较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设;濮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营养菜谱法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营养菜谱法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湘西地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名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身体状况、体重、生活习惯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进行营养菜谱法干预.结果: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对一般均衡营养知识和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营养菜谱干预法对糖尿病患者的一般均衡营养常识与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作用.

    作者:张星;楚婷;杜建林;钟典;彭玲英;廖江山;汪校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疗法对70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

    目的:对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从2015年至2017年的7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第一组采用中医疗法中中药柔肝整肠法进行治疗.第二组采用开塞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是否排便间隔时间降低,粪便便质有所改善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等等.结果:第一组治愈29例,治愈率82.86%,好转4例,好转率11.43%,总有效率94.29%;第二组治愈8例,治愈率22.86%,好转18例,好转率51.43%,总有效率74.29%.结果显示第一组高于第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朋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与观察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红莲;马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解析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2016年该院收诊的创伤且合并感染的35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4例)与非脓毒症组(11例),对两组患者损伤程度、感染状况、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后感染脓毒症发生率为68.57%,和非脓毒症组相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1d内有创机械通气或外科手术等位置感染概率相对较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院SOFA(新增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葡萄球菌属感染、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位置感染,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入住ICU中的患者1d中外科手术位置感染情况进行周密性观察,合理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长等,在降低脓毒症并发症与致死率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高;在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五常法在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五常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口腔科收治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五常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无菌操作、仪器与急救物品完好、就诊环境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 (33/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常法应用于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提高护理质量、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包含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运动指导的护理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探究欣母沛对于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佳应用时机.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剖宫宫产产妇具有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0例实施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治疗组患者实施用缩宫素后马上使用欣母沛,然后按摩子宫.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2h,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为(277.3±20.3)ml,术后2h的出血量为(70.5±5.93)ml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为(57.95±6.2)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组产妇发生大出血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产妇大出血7例,发生率为35%.治疗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相比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在胎儿分娩完成时候实施缩宫素和欣母沛的立即注射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秦晓怡;王牧;黄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益气养血方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42例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血方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喉源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咽痒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咳嗽、咽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血方可有效改善咳嗽、咽瘁症状,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徐伟;张振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于该院进行身体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78例,所有血液标本均为5 ml,分开置于试管,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标本数量均为39例,参考组标本采用血清离心后对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而研究组标本则通过人工手段处理标本,然后制作成为溶血标本后检测其临床生化指标,对比各组病患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39例标本无论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等指标方面与参考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直接影响到临床检验项目结果的精确性,因而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

    作者:谢权;谢泽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江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